大班音乐区角活动中的教师指导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1期   作者:毛倩
[导读] 当前在对大班音乐区角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所针对的都是五到六岁的幼儿。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这一年龄段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来投放相应的装扮材料以及打击乐,以此促进幼儿不断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创新。音乐区角活动是幼儿探索、理解音乐的重要方式,它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在大班音乐区角活动开展中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师指导措施。

毛倩   贵州省毕节市幼儿园  贵州  毕节  551700
【摘要】当前在对大班音乐区角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所针对的都是五到六岁的幼儿。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这一年龄段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来投放相应的装扮材料以及打击乐,以此促进幼儿不断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创新。音乐区角活动是幼儿探索、理解音乐的重要方式,它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在大班音乐区角活动开展中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师指导措施。
【关键词】大班音乐;区角活动;问题;教师指导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153-01

        在教师实际对大班音乐区角活动指导的过程中需要基于幼儿兴趣经验以及年龄段发展情况等角度出发来创设合理的区域环境。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幼儿的兴趣进行仔细的观察,分析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从而更好地把握实际,来调整优化教学环境,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以此满足幼儿发展的需求。在音乐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幼儿发现、体验音乐,将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力和感受力作为基础,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用心感受音乐,以此起到音乐启蒙的作用。
        一、大班音乐区角活动开展中过程中的问题
        (一)材料开放种类不明确
        在大班音乐区角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由于活动空间有限,常常会将各种区域材料堆积在一起。如打击乐器、图谱、舞蹈表演服饰、话筒、操作材料、欣赏图片等。各种材料堆积在一起,使得幼儿在进入音乐区域之后会自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对应的材料。幼儿在选择的过程中各不相同,有的喜欢打击乐、有的喜欢跳舞。对此,在音乐角中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形式、种类,这些种类会产生相互干扰,影响到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1]。
        (二)重创造性,轻知识轻技能
        在音乐区域教学的过程中,不同于其它区域,幼儿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才能够更好地开展相应的活动。例如,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首先需要了解到各种乐器的名称,并且体会乐器发出的声音,具备一定的节奏感。与此同时,应当具有合作意识。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介绍各种舞蹈动作,幼儿需要根据节奏来配合以相应的舞蹈动作,并与道具进行合理搭配。当前,教师越发注重音乐角的创造性,忽视了幼儿在其中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没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就让幼儿进行自由创作、即兴表演,会影响到音乐区域教学开展的效果[2]。
        (三)活动开展缺乏系统性
        在当前大班音乐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通常会停留于“玩一玩”的层面,在活动中没有充分发挥幼儿的音乐能力。教师也不住重在跳一跳、敲一敲、玩一玩过程中的教学实效性。音乐区域教学活动主要以渗透性音乐活动为主,这一形式具有生动有趣的特点,幼儿能够切实地将自己的体验作为学习形式。教师需要结合这个阶段的幼儿特点,将音乐教学与音乐表演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获得更多音乐体验。建立一定的仪式感和规则意识,促进幼儿音乐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大班音乐区角活动中的教师指导措施
        (一)确立音乐区角活动目标
        在教师对音乐区角活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认识到幼儿阶段的教育能够为幼儿后续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对此,在音乐区角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就需要培养幼儿的音乐基础和素养,以此达到更为健康的心理状态。对此,教师首先需要不断增强音乐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为幼儿选择符合这一年龄段特点的音乐,确保音乐的童趣童真。其次,在区角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选择的音乐需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让幼儿在享受音乐的同时获得启发。如教师可以选择《春晓》、《虫儿飞》等音乐,这样可以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音律之美。与此同时,还能增长见识。要想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就需要让他们多听欢快的舞曲,如《小兔操》。若是能够教音乐与舞蹈相结合,就能够在欢乐的氛围中不断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最后,教师还应当不断扩大音乐区角活动的影响范围。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借助音乐传播特点,让整个校园或教室变成音乐教育课堂,以此来陶冶幼儿的情操[3]。
        (二)组织安排区角活动
        由于幼儿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身心发育不是很成熟,在生活过程中仍然需要成人的照顾和指导。但是,为了不让他们养成过于依赖的习惯,就需要推动其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对此,教师在对音乐区角活动指导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活动内容,从幼儿主体地位角度出发进行组织安排。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体现幼儿自主学习独立发展的教学特点。首先,在开展活动时,需要根据幼儿的承受能力和喜好来投放针对性的音乐材料。例如,大班幼儿的欣赏水平和音乐素养较小班、中班来说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此,教师应当更新音乐材料。在区域投放一些外形有趣的乐器来吸引幼儿注意力,以此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还应当让音乐区域活动充分激起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幼儿自行去探索寻找,教师可以在其中投放启发智力的材料。最后,在开展活动时,应当对活动进行监督管理,指导观察幼儿,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身心健康发展。
        (三)注重区域活动评价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感受和理解存在个性化差异,对此,在音乐区角活动开设完成之后,就需要教师对区角活动进行评价。在这一评价工作中,幼儿是主体,需要将幼儿纳入到评价范畴。首先,幼儿应当是教育工作的唯一主体,通过基于音乐区角活动层次来开展教学评价能够顺应形势。其次,幼儿也是音乐区角活动的受益者和参与者,他们在整个活动中的体验都有发言权。最后,对幼儿进行区角活动的评价也是认可幼儿主体地位的一种表现。这样一来,能够帮助幼儿形成独立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大班音乐区角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材料种类问题、教育方式问题、活动开展问题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来采取指导措施。活动确立目标、组织安排各种活动,并对活动进行评价,以此更好的开展音乐区角活动,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威,常敬.利用音乐区角活动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探究[J].求知导刊,2017,(25):30-31.
[2]杜国红1.如何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 (022):P.94-95.
[3]王愫.大班音乐区角活动中的教师指导策略[J].儿童与健康,2019,(11):2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