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有效性教学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李芝芝
[导读] 应急教学主要是以基础教学为依托,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帮助和引导学生实现所学理论知识的灵活化应用,并在持续锻炼和探究中使之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素养。当前小学应用题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和弊端,小学生对应用题有着较强的畏难和抵触情绪,应用题教育教学的成果不理想,这就迫切需要对当前应用题的教学方法模式进行创新和变革,努力提升应用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

李芝芝   四川省绵阳市科创区博雅学校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应急教学主要是以基础教学为依托,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帮助和引导学生实现所学理论知识的灵活化应用,并在持续锻炼和探究中使之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素养。当前小学应用题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和弊端,小学生对应用题有着较强的畏难和抵触情绪,应用题教育教学的成果不理想,这就迫切需要对当前应用题的教学方法模式进行创新和变革,努力提升应用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有效性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数学;应用题;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084-02

        一、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凸显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强调和倡导要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突出,其核心在于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进行问题的思考分析与解决,这个过程中强化学生能力的发挥,助力学生素质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和探究,而不是直接对教师的教学指导进行被动接收,更不是直接进行答案分析题思路和步骤的阅读。基于此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将学生的主体性凸显出来,在给定应用题之后,赋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积极分析和思考。比如:某单位食堂新购进了一批蔬菜,如果按照原来的计划每天消费50千克,那么这批蔬菜可以食用30天,但单位着眼于员工伙食的改善,决定每天多准备10千克的蔬菜,那么这批蔬菜够单位食用多少天呢?教师在黑板上将这道应用题写出来,然后组织学生独立自主的进行题目的分析,此时教师不需要直接对这道题目的条件进行讲解,也不应当指导学生具体的解题思路,而是强化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以自身的个人能力和以往经验为依托,尝试进行这一题目的解决。这个时候学生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定的条件、题目解决需要用到的条件,通过思考之后,学生能够得出这是一道涉及时间的问题,包括总量和时间,由于蔬菜总量是一成不变的,学生需要先将总量求出来,才能够进行这一题目的解决。在此基础上,学生借助之前计划中的时间和每天的需求量将总量计算出来,在利用改变之后的单量将食用的时间求解出来。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仔细地进行题干的阅读,他们的审题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学生实际问题解决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



        二、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问题的思考,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开展充分的合作与交流,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之中进行自身看法和观点分享,将自身的疑问提出来,并对其他同学的疑难点积极思考、参与交流,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实际应用题解决效率的提高,而且能够指导学生的自我学习,学生还能够从其他同学中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思维角度和方法,在思想碰撞之中实现思维的启迪。比如:有甲乙丙三袋化肥,甲化肥和乙化肥的总重量为32千克,乙化肥和丙化肥的总重量为30千克,甲化肥和丙化肥的重量为22千克,求三袋化肥各自的重量?在这样的题目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要求学生先在小组之内进行解题思路的讨论,努力寻求借助多种方法解题,以题目为依据,学生往往获得不同的理解和思考。其中有的学生提出甲乙总重量为32千克,乙丙总重量为30千克,可以得出丙化肥比甲化肥轻2千克,而依据甲丙化肥总重量为22千克,可以得出甲化肥重12千克,丙化肥重10千克,而乙化肥重20千克。有的学生对这样的思维方法不认同,让提出这一方法的学生进行解释,在解释的过程中能够强化对其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让他们对这一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进行学习和吸收。还有的学生加甲乙丙三袋化肥各自的重量设为x、y、z,但自己无法进行答案的求解,虽然这一节题思路超出了学生已有的认知,但却是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体现。加速合作交流过程中,学生在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中实现了共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培养。
        三、强化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相应情景的创设,帮助和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之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借助数学知识进行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的进行数学的学习。比如在进行加减法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给定的应用题是: 小红去买水果,其中香蕉8元,苹果9元,西瓜12元,那么总共需要花费多少钱?针对这样的应用题,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强化买水果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之中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计算。在应用题解决过程之中,学生能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和认识,学生在实际购物过程中,他们能够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数学问题的发现和总结归纳,对课堂学习到的数学原理进行全面思考、系统把握。基于此,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使之上升为实践,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结语:
        综上,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凸显,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强化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努力打破传统教学的思维定势,注重以实践为依托,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性培养,让学生更好的从感知到抽象,从学习到应用,助力应用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林元.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9(1).
[2]龚梅花.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探究[J].数学大世界,2018(6).
[3]龙云林.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探讨[J].新校园(中旬),2017(3).
[4]孙玉叶.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7(10).
[5]张明.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