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思考 扎西永宗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1期   作者:扎西永宗
[导读] 目前,在教育改革的帮助下,幼儿园教育的受重视度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教育领域的发展、新思想的引入,幼儿园中也已经应用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当下比较应用价值较高的家园共育,即加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将两者相结合、协调,进而共同促进幼儿的进步。

扎西永宗   西藏昌都市八宿县吉达乡双语幼儿园  西藏  八宿  854600
【摘要】目前,在教育改革的帮助下,幼儿园教育的受重视度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教育领域的发展、新思想的引入,幼儿园中也已经应用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当下比较应用价值较高的家园共育,即加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将两者相结合、协调,进而共同促进幼儿的进步。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家园合作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180-01

        在我国幼儿教育类型中,可分为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据实际分析来看,两种教育类型均有着异同点,需合理搭配,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一)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起到了有效指导作用
        近年来,我国对幼儿的教育的重视度不断加强,并一直在探寻更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模式。幼儿的教育基础离不开家庭,家庭对于幼儿的成长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据调查了解,部分家长所接触到的教育方式较少,且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家长的随意性较强,并缺乏全面的评价,这些因素都会严重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发展。而幼儿园教育性质目的性较强,且会有计划科学合理的开展教育工作,教师可以运用理论知识针对每一位孩子的性格特点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法,给予孩子更加优质的教育,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因幼儿的家庭教育会伴随着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因此只有得到幼儿园科学的指导与帮助,才能在该阶段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孩子的后期生活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幼儿园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园的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都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政策方针以及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所制定的。因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与接触的环境不同,其个性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课程,该方式能够让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家庭教育通常较为随意,对孩子没有特定的要求及课程规划,从而会导致家庭与学校的目标存在差异。因此家长需制定家庭教育目标,并尽量保证该目标与幼儿园的教学目的及社会的发展需求相接轨,使其教育根本能够达到统一性,才能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健全的教育理念与体系不仅可以带领家长走出教育误区,更可以让家长汲取到丰富的教育方式,进而使得家庭教育朝着科学合理化方向发展。
        (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的密切关联
        幼儿在校园中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少,这种形势可以明显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不论是家庭还是校园都需对此加强重视度。幼儿园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当多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平时的教育方式及幼儿在家庭中的地位,同时教师也需及时的进行家访,全面掌握幼儿所处环境的基本情况,以此来制定合适的教育模式。在此家长理应配合幼儿园的教育,使得幼儿在校园内及家庭中的教育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进而实现双赢的目的。



        二、实现家园合作共育的相应策略
        (一)幼儿园多开展亲子活动
        现如今幼儿教育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与幼儿园通力协作,只有两者有效的结合才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因此幼儿园应当开展一些亲子活动,该方式不仅能够增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更能够促进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当前多部分家长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对孩子的需求不够了解,亲子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家长清晰明了的从多方面了解孩子的实际发展情况。在开展亲子活动时,教师可以与家长互相交流,办出双方都认为有意义的活动,这种方式能够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参与进来,同时因双方站的位置角度不同,且有着不同的观点,家长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以及幼儿在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告知教师,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孩子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以此来起到有效的培育作用。
        (二)幼儿园与家长应当加强沟通,建立互相信任关系
        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家园合作的成功与否,只有获取了家长的理解与信任,才能顺利开展家园共育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信息技术也为两者的沟通搭建了桥梁,幼儿园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增加与家长的交流,将课程的设置、活动的举办方式等发布在公众号上,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在园区内所受到的教育情况,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交流会,将幼儿园的教学目标告知家长,增加家长的信任度,家长通过交流会能够及时汲取到正确的教育模式,使其能够更加重视幼儿的家庭教育,其次家长不能只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意见,对于一些相对不合理的问题,家长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告知教师,幼儿园也需及时的采取家长的建议作出适当的改变,这种平等的关系更能使两者建立相互的信任感,从而可以为幼儿的教育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家庭教育应当为幼儿园教育奠定基础工作
        在孩子还未进入幼儿园学习时,家长应当做好榜样工作,并为幼儿园的学习做好铺垫工作,使其能够在进入幼儿园后可以尽快的适应集体活动。家长可以多与孩子做一些具有意义的小游戏,并告知孩子如何与其他小朋友们愉快的相处,同时部分孩子在家中的地位很高,家长都会围着孩子转,因此会养成各种不好的习惯,比如会出现不懂得感恩、不够独立的现象,这种行为在进入校园中都会给其他孩子起到不良的影响,因此家长应当平衡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并适当的放手,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做想做的事情,去拥抱丰富多彩的世界,家长在旁起到引导作用即可。其次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去参观附近的幼儿园,让孩子更加直观的了解幼儿园的生活,使其能够对幼儿园充满了向往与期待,为后期送入幼儿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均是其学习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相比之下家庭教育灵活性更强,虽然幼儿园教育在教学模式方面有一定的固定化、模式化,但却有着家庭教育所比不了的优势,因此当下在幼儿教育中应重视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相结合,从而开展更加高效、高质量的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吴重涵,张俊,王梅雾.家长参与的力量——家庭资本、家园校合作与儿童成长[J].教育学术月刊,2014(03):15-27.
[2]钟慧笑,罗民昌,安维武,郑一平,徐孝明,王桂莲. 家校深度合作的难点如何破解[J].中国民族教育,2016(10):56-59.
[3]梁俊伟,赖桂芳.家校携手,共助成长——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策略研究[J].教育视界,2019(09):37-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