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江荣华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1期   作者:江荣华
[导读] 优秀的班集体打造中班主任有效沟通能力是重要支撑,且有效沟通并非朝夕而至的能力,是需要彻底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以平等、和谐、友爱的态度下不断与学生产生良好的互动,逐步化建立师生有效沟通的桥梁,从而才能助力班主任实现班级管理事半功倍的成效。

江荣华    重庆市两江新区鸳鸯小学校  重庆  401122
【摘要】优秀的班集体打造中班主任有效沟通能力是重要支撑,且有效沟通并非朝夕而至的能力,是需要彻底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以平等、和谐、友爱的态度下不断与学生产生良好的互动,逐步化建立师生有效沟通的桥梁,从而才能助力班主任实现班级管理事半功倍的成效。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沟通艺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177-01

        小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基,决定了我国将来发展和进步的方向和水平。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更加应该重视学生思想方面的建设和管理。同时,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会直接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尤其是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帮助学生结交更多的朋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或是生活中,由于学生年龄的关系,对于思想道德的认识不够完善,往往存在各种有损道德的行为,所以,作为老师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通过友好的沟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认知。
        1加强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在开展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时候,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小学生的特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年龄小,二是感情丰富,因此,班主任可以将感情作为沟通工作的突破口。沟通,是一种非常不错的管理方法,尤其通过感情沟通的方式,可以拉近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学生和班主任之间建立起一座信任的桥梁,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例如,我在学校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同样也会按照校领导的指示坚定不移地执行学校制定的规则和制度,对班级进行严格管理。但是,开展班级工作之前或是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我更加重视和学生间的沟通,积极建立情感联系,增加彼此间的信任,让学生更加愿意和我相处。此外,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他们解决,让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更多的快乐。在信任和情感的基础上,我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道德或是学习方面的建议,学生都会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思想素养。
        2合理运用不同沟通渠道
        班主任和学生在进行沟通的时候,还要注意沟通渠道的建立和完善。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应当秉持因材施教,从学生的个人特点出发,借助合理的沟通方式和手段,同时将和沟通渠道加以完善。通常来讲,沟通渠道一般分为面对面交流和非面对面交流,非面对面交流主要是以社交软件的方式,但是教师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和渠道,首先要保证的是与学生沟通的保密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信任感,从而更多地主动与班主任进行沟通。
        3因材施教
        小学生因年龄偏小、心理尚不成熟,性格尚需进行塑造等,会造成一定的个体差异性,班主任应予以重视并加以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待学生间的个体差异,班主任应该依据学生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有效记录,善待每一位学生。小学生年龄小,性格比较脆弱,自尊心较强,渴望获得尊重与认可,所以班主任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依据成绩差别对待学生,尽可能宽容对待学生,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尽心尽力,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公正平等、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奇妙想法,依据情况进行认可并给予鼓励;对待学生的错误,要善于加以引导并帮助学生改正从而获得进步,尽可能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扼杀学生的创意;正确引导学生性格的完美塑造,身心的健全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性格开朗、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强大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正确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自律的学生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中都会获得许多益处,还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显著提高。
        4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力与性格差异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师要站在学生需求角度分析,以学生为主体引导,确保学生能够在班级中占据主体地位,并契合学生实际开展管理工作。因此,在班主任管理中心,关注学生的内心状态,结合学生的需求和想法,肯定学生正确的做法就显得非常重要。小学生的内心比较敏感,需要大人的尊重,因此在师生沟通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对学生的尊重,以身作则,传递给学生要尊重他人的信息,培养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面对个性鲜明的学生,班主任也不要着急将其打破磨平,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在确保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个性化引导,因材施教,将班级打造成多元化、友爱、有活力的班集体。
        小学生对于外部环境十分敏感,有时候一个动作、一句语言都可能会影响学生身心。由于每名学生成长环境、家长教育理念与方法、自身性格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不能“一刀切”,需要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小学生性格单、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是难以用语言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例如对于性格内向、不喜欢说话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通过作业评语、或者日常问候等方式与学生沟通,一点点地打破学生内心世界的枷锁,使学生可以向同学或者教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学困生,班主任也应该看到其身上的优点,合理地看待学困生与其他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在相互尊重中慢慢引导学困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笔者班级中有一名学生语文成绩一直在及格线左右,通过电访、与其他同学交流得知该名学生是因为兴趣班分散了学习精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课后教师与该名学生沟通过程中首先肯定了学生发展兴趣的想法,并表扬了该名学生的特长,学生在被表扬后详细地说出了他的想法:他并不是对于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而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完成语文作业的时间比其他同学长。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教师建议学生主动与父母沟通,并指导了其语文学习方法,尽可能避免学生兴趣发展与学习发生冲突。
        结束语
        总而言之,班主任要学会完善自身的沟通艺术,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小学生的成长构建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管理与沟通,能够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班主任的沟通意义就是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面对困难勇于克服的良好心理品质。如何达到育人与管理之间的平衡是教育部门困扰的问题,这也是一个长期且漫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赵艳娟.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沟通艺术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
[2]张光铭.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