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1期   作者:柯巾英
[导读]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学科,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分数除法相关知识占据较大的比重,是教学中的难点。旧式的小学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教师不能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小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分数除法的真正含义。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小学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措施,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为小学数学分数除法课堂效果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柯巾英   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第四小学  江西  九江  332300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学科,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分数除法相关知识占据较大的比重,是教学中的难点。旧式的小学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教师不能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小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分数除法的真正含义。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小学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措施,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为小学数学分数除法课堂效果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192-01

        引言
        要想实现小学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需要高度重视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革新,不断引用新型的教学思想,从多个方面实现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灵活教学,促进小学生数学课堂主动性的提升,不断开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最终实现小学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下面将对小学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的具体策略进行深入探析,为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效率的提升提供有力的参考。
        一、根据生活实际解决分数除法应用题
        小学数学教师在设立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生活进行合理化的构思,以学生的总数为根本进行应用题的建立,促进整体学生课堂积极性的提升,让学生从周边环境中感受数学,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除法相关知识。小学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学习内容,让学生不断深入理解,逐渐找到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教师可以在创设应用题的过程中,故意漏掉一个关键的条件,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主动找到缺少的条件,并深入分析应用题中各项变量之间的关系,逐渐找到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规律。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不断地分析和总结,逐渐周到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解题思路以及各个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为后续更好地解决分数除法应用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多个角度分析分数除法应用题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在解题的过程中,通常都具有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利用数学知识的这一特点,拓展思维,从多个角度实施问题的有效解决,让学生逐渐产生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兴趣,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解题思路,从多个角度透彻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所包含的意义,学生在不断地探究和思考中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也为后续的数学分数运算的深入学习提供有力的条件。


分数除法应用题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种,以数字一和二为例,一种是求一是二的几分之几?一种是二的二分之一是多少?最后一种是已知一个数的二分之一是一,求这个数是多少?,不同的提问方式具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小学数学教师应用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数学除法的多种解题方式,并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除法应用题中包含的知识点,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让学生逐渐实现数学分数除法课堂的快乐学习。
        三、加强学生的实践性学习
        学生的实践性学习也是提升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之间的差异,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思路进行具体引导,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张长方形白纸,并利用折纸实践的方式进行分数的表达,比如折出四分之一,就是将白纸横竖分别对折,分成四个等大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是四分之一,利用图形与数学符号结合的方式将抽象的分数除法形象地展现出来,实现小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渐实现数学课堂质量的提升。
        四、注重小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
        让学生经历发现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运算、比较、归纳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性地明确了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得到了计算结果,但是,学生还处于直观的、浅层次的思维活动中。这时候,笔者让学生先口算算式的结果,再观察算式左右两边的符号和数字的变化,说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归纳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深化学生的认识,形成技能。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学生通过几年的数学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经验,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但他们的思维水平使得他们的探索缺乏深度和广度。因此,设计中笔者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把抽象的意义直观形象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让学生逐步领会数形结合的实质和妙用。同时,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理解了除以一个整数,就是求几分之一是多少,从而将除法转化为乘法来计算,教给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
        结语
        综上所述,是本人对小学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有效方法相关内容的探析,只有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内在含义,才能逐渐实现小学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孟涛.未雨绸缪,因势利导——提高小学应用题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科研论坛,2011(04):62-63.
[2]徐燕.小学数学教材习题利用和开发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研论坛,2010(09):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