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 何亚男 谢雪梅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1期   作者:何亚男 谢雪梅
[导读] 语文是衡量学生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的重要标杆,是展开其他学科学习的重要科目。而三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语文知识的黄金阶段,语文学科教学中阅读长期以来都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需要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做好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本文的研究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拓展性阅读教学的意义分析出发,探究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策略,为小学语文老师提供借鉴。

何亚男  谢雪梅   旺苍县木门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语文是衡量学生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的重要标杆,是展开其他学科学习的重要科目。而三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语文知识的黄金阶段,语文学科教学中阅读长期以来都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需要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做好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本文的研究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拓展性阅读教学的意义分析出发,探究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策略,为小学语文老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拓展阅读;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189-01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诚然,阅读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学生成长和成才必备的素养。拓展性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水平。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总结有效教学方法,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拓展性阅读教学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拓展性阅读教学是升华阅读教学的表现,能够落实好语文教学观并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语文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将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到新的层次,对于语文学科发展和小学生们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落实语文教学观
        语文教学活动需要打破课本的限制,积极落实语文教学观。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迅速的背景下,语文老师的阅读教学要拓宽教学范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时代淘汰,语文老师遵循核心素养的教学适当拓展阅读教学内容,能够实现语文教学和生活的有机结合,让语文阅读在情境下展开,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趣。
        2.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新标准中明确提出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单纯的字面知识学习是浅显的,在阅读中需要从字里行间进行感悟文章,提升学生再创造的能力。拓展性阅读活动下,小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用新的见解分析问题,对于个人语文思维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3.有利于加强语文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语文是一门与生活关联度极强的学科,传统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过于重视教材中知识的教学,忽视了语文学科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是实现和生活的联系,阅读文章时不单纯为了学习字、词、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与生活相关的文化,成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赢家。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的策略
        要做好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需要从课前预习环节着手,收集资料以进行课前讨论,应用多样化的措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拓展性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通过课前收集资料来拓展阅读
        预习环节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是必要的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和小学生的生活有关联,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篇章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好材料收集工作,拓宽小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以实现对文章的理性认识,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的《游击队之歌》一文时,语文老师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游击队之歌》诞生的背景并预习这首歌曲,对“游击队”这一特殊的组织有大致了解,在上课后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的讨论,对于学生理解文章有辅助作用。
        2.通过激发兴趣来使学生热爱阅读
        第一,可以在启发设问中来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启发设问对于充满好奇心的三年级学生是极其有效的,阅读的文章中总是能有学生知识的“盲点”,合理设问能够让学生迅速开动脑筋,掌握必要的知识。第二,要设置教学情境,提升小学生們对阅读的积极]。情境是阅读重要的因素,是激发小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学习《瀑布》一文时,为让学生感受到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可以事先在课件中穿插着音乐、动图或视频等媒体形式,一改模式化的阅读教学,在调动多种感官的情境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够获得美的体验,油然而生一种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敬畏,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3.培养小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这一段时间内,更重要的是将阅读中学习到的知识与精神应用到生活与学习当中。例如,倘若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遇到陌生字词,不能简单地略过,而是要养成主动查字典、找资料的好习惯,锻炼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内或课外的阅读中学生遇到的优美且富有哲理的美词佳句,需要实时记录到积累本上,这是词汇量和阅读量提升的重要成果。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优美句子的结构和写法,还可以教学生做一些文稿卡片,方便保存和翻看。阅读习惯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效率,面对一些好的文学作品,语文老师要认真品读,或在书上进行标记,或边思考边写出读后感,表达个人对文章的看法与阅读体会,在写读后感的方式中逐步提升学生阅读表达能力。
        4.建立拓展性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本身就是课内阅读的拓展,重视拓展性课外阅读能够做好补充,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自我意识,语文老师为学生创立读书角并遵循资源的原则让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书籍分享给他人阅读,也可以利用布置课下阅读任务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语文老师需要把控读书角的书籍类型和阅读难度,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课外拓展性阅读还可以与课内阅读进行关联,推荐精美的文章。语文老师需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在授之以渔的前提下引导小学生用合理的方法来拓展无限的知识。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根本目标,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老师需要以灵活的思维和与时俱进的阅读教学方法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提高难度,鉴赏能力和高质量的阅读,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拓展性阅读的对策和措施[J]. 樊建国.学周刊. 2018(11).
[2]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初探[J].苗云婷.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4(04).
[3]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探析[J].赵娇丽.新课程(上). 2018(05).
[4]浅论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J].孙艺玲,吴宗环.考试周刊. 2016(59).
[5]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J].黄金兰.亚太教育. 2019(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