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发展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2期   作者:胡冰
[导读] 学前教育专业作为职业学校所开设的一项基础专业,每年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人才,促进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曾明确指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主要是一些中职院校、师范专科和师范类的大学,本文主要从事的是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将以此为例,展

胡冰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作为职业学校所开设的一项基础专业,每年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人才,促进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曾明确指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主要是一些中职院校、师范专科和师范类的大学,本文主要从事的是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将以此为例,展开论述。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05-01

        在我们国家,对于下一代的学前教育可以称得上是国家教育事业的一部分,也可以被称为是国家公益事业的一部分。在我们国家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有利于提升整个国家人民的自身素养,推动社会主义文明稳步向前发展;同时,学前教育的大力发展也有助于我国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也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竞争能力;再者,从学前教育就开始重视,非常有助于我国现代社会公平正义之风的推进和发展,保持社会优良风气,努力营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显然大力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社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强化培育学生学科专业的核心素养
        全国职业院校都应该对学前教育职业能力要求有一个全方位综合的深入考察分析,确保人才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全面详细的培养计划,以及严格的考核标准。以这样的计划标准来构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才能从源头上保证学前教育专业的培育质量与综合素养。对于专业课程的设计来说,应该综合考量国家教育方针,结合新课改理念,制定完整计划目标,以培养大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本专业素养为先导,以娴熟的弹、唱、跳、画、说等专业技能来充实专业能力,在通过严格考查后,才能进行行业性输出。例如:保教工作(幼儿园、服务机构、婴幼儿早教),以及广播、电视、图书出版等部门从事与幼儿相关的各类行业。所以说,职业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培育,其核心素养与能力的考核标准应该具备以下特质:职业信念、高度热爱幼师行业、具备高尚职业道德、关心关爱幼儿成长问题、掌握专业幼儿心理生理健康等专业知识、组织管理能力、活动设计执行能力、观察反思能力、辅导沟通能力、创新学习持续发展能力、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紧急事件应变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为了满足学生也是满足社会岗位的需求与要求,也只有达到这些能力标准的毕业生,才有资格在毕业后从事相关教育工作。所以说,我们要以新课改理念为准则,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基础,全面调整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不断培养合格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创新课程体系,开发专门课程 
        以工作过程导向为引领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专门化课程的开发,更加适应学生的要求和岗位的需求,提高了毕业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能力,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深入企业调研,探索构建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合唱、欣赏、表演)、专门化方向选修课程、素质拓展课程组成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按照人才培养的三个方向,开发专门化方向选修课程。每个方向开发两门专门化课程,采用课程套餐或课程超市的模式,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之上,根据兴趣和特长进行课程选择与课程搭配,在第四学期自主选择一个提升专业能力的选修课程套餐,强化就业方向的技能,以适应多种幼教岗位需求。校“园”合作共同开发“钢琴”“声乐”“舞蹈”“美术”“幼儿园活动设计”五门优质课程,按岗位需求制定出课程标准。
        三、提高生源质量
        生源质量低是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缓慢的又一因素,由于学生基础较差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要对其现状进行改善,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政府可以从官方角度提高幼师的社会地位,在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保障、缩小与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以此来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投入到学前教育专业中来。第二,提高专业报考门槛,修改招生计划,由教育部门调查研究确定每个办学点招收学员的数量与招收区域,对一些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办学点予以撤销此专业办学资质的处理,避免办学素质参差不齐拖慢专业发展步伐。第三,在招收学生过程中增加面试环节,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这些方法提高生源质量,打下优质教学的基础。
        四、建立校企合作模式,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 
        当前,大部分的学前教育毕业生都面临着一大难题,那就是实训的条件差,导致很多学生对于幼儿教育失望,觉得幼儿教育既辛苦又没有前途,不愿意从事幼儿教育专业,最后辗转从事了其他的行业。学生的这种认识,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和浪费。但是,如果中职能够利用自己的人才优势,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则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压力。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利用自己的优势与一些企业达成了共识建立了合作关系。在职业院校里,也一样拥有这样的资源优势,建立了校企合作的模式之后,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而企业则可以学生提供实训的机会,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双方都取得了发展,实现了合作共赢。
        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为了让在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都能顺利步入社会从事幼儿教师的工作,成为实用型人才,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等方面考虑,从实际教育情况出发,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才能,为以后的幼儿教学夯实基础。学前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幼师应该更加重视学前教育,不断为学前教育专业提供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以此来促进幼儿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静静.本科学前教育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11):80-81+84.
[2]胡霞.浅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美育教育[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