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1期   作者:黄建超
[导读]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在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进行简述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对策:趣味性的课堂导入、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恰当地课后教学评估,以期加大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力度。

黄建超   湖北省利川市胜利高级中学  湖北  恩施  445418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在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进行简述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对策:趣味性的课堂导入、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恰当地课后教学评估,以期加大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力度。
【关键词】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210-01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成长。然而,我国大多数高中都不重视这一内容,加上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难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研究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对策,对于进一步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
        首先是政治认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质由多种内容构成,其中政治认同是最重要的内容。通过对思想政治教科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必修课的内容以政治认同为核心,如公民政治生活的第一单元、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在开展这些教学活动时,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促进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其次是理性精神。高中生正处于思维观念发展的重要阶段,价值观对其影响较大。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品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辩证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三是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指公民运用具体手段,如参与法治教育、开展法治实践等,加强对法治的认识,产生准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理解、认同、信任、支持的良好理念维护法治。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有效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是公众参与。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和谐社会建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体公民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利用国家赋予的权利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增强学生的公众参与意识,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参与方法,了解公众参与的原则,进而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最大力量。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趣味性的课堂导入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有趣的课堂导入方法,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堂,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程为例,在正式的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优秀的历史故事,如《孔融让梨》、《屈原跳江》等。通过对这些小故事的叙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增强爱国主义情操,逐步形成理性的精神品质。



        (二)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
        1.构建情景模式。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教师需要采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而构建情景模式就是不错的选择。以“民主管理:共创幸福家园”一课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建居委会选举的情景,选择出几名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扮演“竞选人”,其他学生作为“投票人”。“竞选人”根据教师前期给出的选举目标,创作出竞选稿,并在全班学生面前对竞选稿进行阅读;“投票人”根据“竞选人”的演讲,投出自己的一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在学习到相关政治知识的同时,了解自己作为公民所具备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从而培养法治意识、公民参与等素养。
        2.小组讨论。在培养学生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合作弥补自己的劣势,进而从多方面出发,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以形成相应的核心素养。以“我国的宗教政策”一课为例,在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4~6人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中均包含一名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由其对整个讨论活动进行管理。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作为高中生,我们可以信教吗?为什幺?”“我们身边都存在哪些宗教活动或政策?”等。最后,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活动,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逐渐培养其法治意识与素养。
        3.分层教学法。高中生受到自身特点、思维理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为了加强对学生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必须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即分层教学法。以“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一课为例,在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其划分成三种类型,并针对每种类型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①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课外教学资料或案例,让学生通过这些资料或案例的学习,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更深层次地了解公民的监督权利,从而形成法治意识与公共参与素养。②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应以教材资料为主,并加入一些简单的扩展资料,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③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以详细讲解教材知识点为主,使学生简单具备核心素养即可。
        (三)正确的课后教学评估
        为了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还应优化课外教学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包括教学表现,如参与热情、课堂表现、与教师的配合情况等。以“我国的宗教政策”小组讨论教学为例,教学评估内容包括小组讨论的参与情况、得到结论的准确性等。教师应通过全方位的评估,挖掘出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缺陷,并予以改进,从而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结语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质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众参与,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用趣味化的课堂导入手段,采取合理的教学计划,科学评价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
参考文献
[1]孙嘉敏.思想政治课中开展高中生政治认同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20.
[2]李金和.公共参与素养导向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课堂教学探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3]任仙.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理性精神”培养策略研究[J].高考,2019,(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