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数学的深度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2期   作者:胡洁
[导读] 生活化教学,就是指能够运用一定的数学实验,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引导高中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在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当中不断发现问题,对复杂知识点进行深度的思考。因此,本篇文章将会从以学生为主体、多媒体技术和数学实验情景三方面展开论述,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胡洁   四川省资中县龙结中学
【摘要】生活化教学,就是指能够运用一定的数学实验,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引导高中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在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当中不断发现问题,对复杂知识点进行深度的思考。因此,本篇文章将会从以学生为主体、多媒体技术和数学实验情景三方面展开论述,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数学;深度应用;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19-01

        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是新课标要求下的重要开展工作之一,为了能够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教师就要在数学课堂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学,不断地为学生们创设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中国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发展当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不断地深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多媒体在高中课堂的导入大大方便了教师的教学进度。因此,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运用的基础上,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断拓展学生们的知识层面,帮助学生对复杂抽象的知识点进行形象化的理解,不断地提高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一、引入生活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
        高中数学是一门极其灵活的教学科目,并不是通过简单的几个公式相加所能够完成的,每一个高中生都要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配合数学教师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化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数学讲解,给予高中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与认知。【1】
        例如,在“三角函数”相关知识的讲解当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数学的作图工具,在黑板上向学生们展示任意角的画法:在一个平面当中,通过一点画出一条射线,并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也就是从A点到B点就能够形成一个任意角,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对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进行更好的区分,能够明白角与角之间有明显的长度划分。紧接着,教师在提出问题:正切、余弦、正弦如何通过函数图像进行表示?让学生们通过自主查阅资料,能够学习三角函数和单位元之间的关系,为了能够加深学生们对三角函数学习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从探究数学知识的一般方法开始,通过切割等方式,运用sin推出最重要的诱导公式:倒数关系:①,②,③;商数关系:①,②;平方关系:①,②,③,帮助学生们尽量地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点,如果逻辑思维能力欠佳的学生理解依然困难,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展开理解。



        二、引入生活化教学,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手段
        展示数学知识的产生背景以及数学概念的形成,是能够进一步发展数学定理和数学思维的关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的内容,帮助学生们了解数学学科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断的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并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打造多层次宽领域的课堂内容,提高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
        例如,在“函数的单调性”等基本知识展开讲解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们了解函数单调性的基本概念,掌握判断调单调性的方法,并学会如何证明一些简单函数在某个区间的单调性。首先,教师需要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入到教学当中,通过创设情景引入生活问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由原定的7月28日推迟到了8月8日,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请用数学语言来刻画,随着时间的增长,气温不断升高这一特征?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引发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紧接着,教师在利用电子白板的形式,分别作出函数Y=X+1,Y=X²的平方等相关的图像,引导高中生具体的观察两个函数的单调性从而能够获取信息,第一个图像从左向右上升,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Y与X成正相关,而另外一个图像从左向右依次下降,Y随X的增大而减小,Y与X成负相关,通过两个函数中y与X的相关关系,学生们可以根据函数的基本图像,对定义域在某个区间所呈现的单调性进行准确的判别。
        三、引入生活化教学,创设数学实验情景
        数学实验情境的创设,可以将生活元素与数学知识更好的融合,尤其是对立体几何的讲解当中,如果教师可以利用创新化的教学内容,将可以不断地提高学生们对立体几何的认知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空间几何概念,不断的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2】
        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相关知识讲解的时候,首先,教师通过成立合作小组模式的形式,为每一组的学生准备相应的剪刀、胶水以及卡纸,让每一个成员根据教材内容能够做出一个原著来,这时不难发现,有的小组成员会将卡纸剪成一个长方形,围成一圈就能够作为圆柱的侧面,再在上面和下面做出两个圆形作为圆柱的上底和下底。紧接着,教师就可以从柱形进行知识讲解:棱柱是由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是互相平行,并以此类推,让学生们能够在纸上大致推测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的画法,帮助学生们形成清楚的空间脉络。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进一步展示棱柱锥台球等几何体的三视图,让学生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视觉体验。
        总体来说,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养成多层次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就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生活元素引入到数学课堂当中,不断丰富学生们的认知,提高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数学的海洋当中自由地遨游。
参考文献
[1]徐维风.深度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9).
[2]陈增保.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