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幼儿教育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2期   作者:丁晓翠
[导读] 陶行知是著名的教育家,他所形成的理论对于现阶段的教育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因此对于现在的幼儿教育而言,要加大对于陶行知老先生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应用,真正理解幼儿的想法,并且有效地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水平。

丁晓翠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珙泉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陶行知是著名的教育家,他所形成的理论对于现阶段的教育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因此对于现在的幼儿教育而言,要加大对于陶行知老先生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应用,真正理解幼儿的想法,并且有效地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水平。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幼儿教育;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13-01

        幼儿园是儿童走出家庭,步入社会的主要场所,幼儿教育对于幼儿终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教师在开展幼儿教师时,要切实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实现幼儿教学和生活的相互融合,从而进一步提升幼儿的生活能力,实现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在角色扮演中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
        “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主张要强化幼儿教育和生活的联系,把教育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由于幼儿年龄比较小,生活阅历少,在熟悉的环境和事物面前更能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因此,在进行幼儿教育时,教师可以为幼儿创建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切实体会,促进幼儿对生活实际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锻炼幼儿生活适应能力,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开辟一块区域,并布置成超市的场景,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销售员”"收银员"“顾客”等。在此之前,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充足的准备,如果幼儿对超市流程不熟悉,可以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带领幼儿到超市对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细节和流程进行熟悉,从而开展角色扮演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用生活来教育幼儿,让课程回归生活,不仅可以加强幼儿教育和实际生活的联系,锻炼幼儿的生活能力,掌握一定的生活基本技能,而且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幼儿创新意识的提升。
        2创设生活化的教育环境
        陶行知先生指出:学校生活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学校必须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除了针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应注重生活化教育环境的建设。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信息技术引入幼儿教育当中,将幼儿教育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结合幼儿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通过互联网技术搜寻相关的教学资源,利用其丰富性、拓展性、直观性,将更多生活中的知识信息渗透幼儿教育中,让学生能够在教育中感受到生活。并在生活中受到相应的教育,促使幼儿阶段的学生能够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投入校内学习当中,消除学生对校内学习产生的不良心理反应,在幼儿阶段培养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认知以及学习态度。这不仅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更是为学生后续校内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的关键。
        比如幼儿园设置教学活动《买菜》。为了幼儿的安全起见,教师们不会带幼儿去菜市场或超市进行实际的生活体验,缺乏生活经验,幼儿也就无法很好地融入社会。因此,幼儿园决定在园内构建一个“菜市场”,买来一些瓜果蔬菜作为活动工具,来构建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在“菜市场”中,由教职员工扮作商贩,而幼儿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共同去”买菜”。


教师在”买菜”过程中,会为幼儿介绍西红柿、白菜、南瓜等蔬菜。同时教师还演示了如何挑选优质的蔬菜,才能保证健康。幼儿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纷纷想要进行体验来买菜。于是教师将等额的钱分发给幼儿们,指定每次”买菜”的任务,买一个胡萝卜或者一个苹果,比较一下哪个幼儿购买的菜质量最好、速度最快。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加深幼儿对生活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3幼儿教育要寓教于乐
        在幼儿教育中,要为孩子们营造出活泼、轻松、愉悦的氛围,让他们在这种氛围中成长、学习,不能照搬应试教育理念,要通过轻松的互动来解放幼儿。在教、学完毕后,要关注”做”,为幼儿提供引导、鼓励,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魅力,挖掘生活中的教育元素,获得良好的感知和审美。另外,在教学环节中,不能忽视幼儿的个体学习能力,对于学习情况不佳的孩子,要予以重点关注,让幼儿在学习中相互交流、欣赏。
        4实现爱的教育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当中,对于教育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教师要在教育工作当中积极地去践行这一原则。换句话来说就是生活教育当中只有践行这一奉献性的原则才能够使得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提高。如果幼儿教育水平想要进一步的提高,那么就需要教师在教育当中时时刻刻的秉持对待学生爱心耐心以及细心的原则,这样的工作发展也才是具有一定的价值的。除此以外,家长和学校之间还需要及时地进行沟通积极地落实相关的教育理念,建立一个良好的家校互动平台,双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帮助幼儿能够健康的顺利的成长,所以教师要在学校做的就是及时地纠正学生的错误的思想,对学生的一些错误的行为进行约束,而家长要在幼儿成长的过程当中对幼儿进行鼓励,充分的尊重幼儿对于生活的意愿,为幼儿自信心的树立提供一定的保障。比如,在幼儿的教育机构当中,对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最基本的就是给幼儿下达任务,幼儿在完成一定的任务之后肯定会对自己能力产生一定的自信心,多次任务之后,学生的自信心就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来了。
        5重视家园共育,丰富社会资源
        在幼儿教育一体化的建设中,幼儿园要发挥主导性的作用。一方面,幼儿园要重视家园共育。一是在家园共育方面,幼儿园和教师应承担起主导者的作用,以向家长传递科学的育儿知识,解决家长在育儿方面的实际问题等,以不断地提升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力;二是教师和园所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拓宽与家长沟通的途径。另一方面,幼儿园要不断地丰富社会资源。幼儿园要拓宽途径深度挖掘有利于促进幼儿发展的各项社会资源,以服务于幼儿教育发展需要。幼儿园要加强与社会多维度和深层次的互动,使幼儿教育与社会形成紧密的关联性。园所与社会的有效互动,既便于幼儿园获取优质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又为社会深度了解幼儿教育提供途径,使社会担负起幼儿教育的责任,以形成良性的幼儿教育生态体系。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后续的幼儿教育时,一定要注重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合理渗透以及有效渗透,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以及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态度,以此不断提高幼儿教育的有效性,为学生后续的校园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雪晨.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运用[J].教育界,2018,(23).56,113.
[2]杨萍.把陶行知教育思想贯穿到整个幼儿园科学环境创设中[J].长江丛刊,2018,(23).292-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