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学在农村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2期   作者:王兰兰
[导读]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高中政治在高中整体教学体系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其德育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有力地推动作用。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德育教学,本篇文章将会从案例教学法、实事分析法和活动教学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王兰兰   四川省资中县龙结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高中政治在高中整体教学体系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其德育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有力地推动作用。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德育教学,本篇文章将会从案例教学法、实事分析法和活动教学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德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10-01

        在唯物辩证法当中,机遇与挑战是一对基本的矛盾,机会就是天赐良机,机遇就是我们要勇于闯荡与拼搏。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机遇普遍的存在于一般的事物发展当中,在全世界无处不在,而挑战是在机遇被抓住的基础上所出现的有着自身的特点。就正如机遇与挑战一样,高中生只有通过丰富的课堂内容,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辨意识,才能够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因此,在农村的高中政治课堂当中,为了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德育理念,教师就要从基本的教学任务出发,利用手中的一切教学资源,为学生们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
        一、案例教学法
        所谓的案例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开始课程讲解之前,为了能够使高中生更好地了解本节课所讲的知识脉络,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讲述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这个案例所引出的内容进行情景导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政治知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交通堵塞以及信息传入的不及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者是案例分析法,更好的帮助高中生掌握新鲜出炉的热点话题,提高学生们的思辨精神。
        例如,在“生活与消费”这一单元的讲解当中,首先,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上古时期货币交换演示的历史视频,让学生们感受到人类在原始社会时,由于没有统一的度量衡,便会以物物交换为货币流通形式,随着人类部落的发展产生了金银条块进行交换,再到后来现代文明的纸币交换,一直到未来科技的电子交换。接着,教师在从货币所具备的流通手段,价值尺度,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讲解,结合当今世界所蕴含的不同案例,给学生们呈现出多元化的课堂内容,不断的丰富高中生的见识。最后,学生们通过对货币和价格关系的了解,对生活与消费这节课的内容更加地熟知,这时,教师就可以引用在现有社会上一些无良商家为了自身利益而侵犯消费者的权益,由此引出消费这一概念,有助于学生们探索消费观念的形成,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避免丛中、求异、攀比、求实心理,做一个更加理智的消费人群,不断的拓展学生的知识广面。



        二、实事分析法
        在农村教学中实施分析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这种方法主要强调老师在对学生展开教学活动时,可以引入一些当今社会的真实案例,在涉及某个复杂知识点讲解时,通过将热点信息与教材知识相结合,不断的给学生们呈现一个全新的体验。【1】
        例如,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这一课的讲解当中,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来举出前苏联在上个世纪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手段,通过分析苏联所运用过激的经济手段,导致了苏联大国解体的局面,然后再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采用一系列的兴办教学,发展大众经济,推动了国家的快速发展,让学生们透过俄罗斯由衰转盛的复兴发展道路,能够明白国家经济命脉,在国际地位中占有着重要的角色。紧接着,教师在引出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将俄罗斯的发展状况与美国的经济情况进行良好的对比,不断的突出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最后,教师在从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出发通过介绍: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恢复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向学生们阐述中国的基本发展战略以及重要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方针,让学生们深刻地体会到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中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只有勇敢地迎接挑战,才能够为中国的发展创造更加辉煌的历史。
        三、活动教学法
        为了能够使农村地区,每一个高中生受到平等的教育,教师可以引入活动教学法,在高中政治当中活动教学,主要强调的是培养高中生的时间动手能力,教师组织一系列实践活动,将政治知识与活动内容完美结合,通过合作小组模式,让学生们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哲学等问题展开深度分析,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2】
        例如,在“文化生活”这一本书的讲解当中,为了更好开拓学生们的政治思路,教师就可以以“在文化生活中56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哪些变化?”为主题内容,通过让学生自主成立小组,利用假期时间展开文化探究之旅。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会发现上古时期四种文化相互融合,不断地推动了自身文化的快速发展,在多种文化的迸发之下,才形成了当今的世界格局,通过深入的研究,学生们将能够理解,只有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够使人类文明发展得到永恒;而有的同学则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通过分析文化产品的渗透,给中国经济市场带来哪些变化,不断地凸显了文化力量,在民族生命力中的传承。最后,教师通过学生们的调查报告,将文化知识融入到各个案例讲解当中,不断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储备。
        总体来说,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内容,教师需要利用创新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打造多元化的教学平台,不断的培养学生们的德育素养,使高中生对政治课堂充满无限的好奇心。
参考文献:
[1]谢先念.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政治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No.631(11):75.
[2]许艳霞.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政治教学方法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 4(20):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