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2期   作者:徐琪佩
[导读] 知识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初中阶段的生物知识相对而言比较简单,都是基础性质的知识,具有普及的功能。生物教材当中的很多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生物教学的时候要将生物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让学生具备解决和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生活化教学可以降低生物知识和现实的隔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徐琪佩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四中
【摘要】知识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初中阶段的生物知识相对而言比较简单,都是基础性质的知识,具有普及的功能。生物教材当中的很多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生物教学的时候要将生物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让学生具备解决和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生活化教学可以降低生物知识和现实的隔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45-01

        初中生物教学之中,通过探寻生命活动规律和生物现象,会让学生更好地参与生物知识的研究中的学习,为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准备。生物知识往往来源于自然和生活这两个方面,初中学生参与生物学习的过程中,以生活化学习模式构建为主,激发了自身学习兴趣的情况下,会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生物探究能力。教师以制定出多样化生活化教学举措构建为主,会更好的带领学生认真参与生物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生物这门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讲是陌生的、新鲜的,因此需要一个过渡期,在此期间老师需要把同学们了解的一些事物作为切入点来带领同学们走进生物世界。给同学们制造出一个生活化的情景,能够巧妙的把生物理论与同学们的实际生活进行结合,把同学们从生活情景中过渡到生物的学习情境中。同学们在这种情景里面,能够把生活中事物发展的规律、现象与生物学科的理论进行相互印证,如此可以让同学们对生物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和记忆,同样,同学们也可以用生物理论来解释生活里面出现的一些现象,让同学们认识到学习生物的实际意义,让他们发展生物的美丽。例如:当课程讲解到《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一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同学们讲解为什么说“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同时也让同学们分享一下在生活当中发现的遗传现象,比如两条黑狗生出一条白狗,双眼皮的爸妈却有一个单眼皮的女儿等,其实用生物知识去解读它都是基因变异造成的。老师就用这些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现象为例来讲解背后的生物知识,同学们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精心设计生活化问题,引导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由于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生物现象和生物学知识,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融会贯通,在课堂上营造生活化情境,结合生活实例引入生物学问题,将生物知识与问题回归至矛盾冲突、活动情境与生活原型中,引导启发他们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因此,初中生物教师需精心设计一系列生活化问题展开教学,以对生活实例的感知为依托,让学生融入到生活情境中,使其对课堂问题产生强烈地探究欲望和兴趣,自主思考和质疑,猜想问题的可能性,最终顺利解答。



        三、进行生活化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意识
        实验属于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还原,在生活化教学下,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化实验探究,使其在生活情境中探索生物知识的奥秘、营造良好的互动交流氛围。为此,初中生物教师要筛选一些生活化实验,让学生以生活体验为基础展开合作探究与小组探讨,鼓励他们亲自动手操作、提出个人观点与看法。并对学生的探究结果给予激励性评价,及时指导和解疑释惑,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与感性认识,增强交流能力、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及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
        四、开发互联网生活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迅猛发展已经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变革。在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关于生物教学的理论、视频和其他的文字或图像、语音材料,其中有大量的材料是生物生活化教學有关的材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查找和开发这些课程资源,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将这些课程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去,这些图像文字或语音资料都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材料,这些材料的选取和应用本身就是将学生生活中互联网的应用与科学知识学习联系起来,从而引导学生向互联网寻求知识,提高学生知识查找和知识实践的效率。比如前面提到的七星瓢虫实验。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有关基因瓢虫的各类实验以及视频活动,一些视频活动一般都是比较成功的实验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这些视频或者阅读相关的文字材料,可以更有效地了解有关七星瓢虫生活习性的内容和知识。七星瓢虫的相关知识只是这类知识学习和掌握的一个典型例子,在互联网上有大量的生物知识和生物实验相关的视频文字和材料,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利用这些材料将互联网资料与生活化教学结合起来,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让生活化教学和互联网资源在学生生物教学中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五、合理布置课后作业,实现作业生活化
        在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中,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非常重要。在此环节,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生物学习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能够全面提升自身的操作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生活化作业布置的侧重点就是将社会热点与生物知识相结合,教师可以根据生物教学的需要,布置小课题研究、实践考察、社会调查、动手操作实验等类型的生活化作业,让学生走进公园、博物馆、自然基地、动物园、植物研究所等地,以实践的方式对课堂学习到的生物知识有更进一步的认知。例如,在布置“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这部分内容的课后习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采取实践的方式展开练习,通过实地考察分析的方式掌握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研究“噪声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等,汇总成为研究报告。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得全面提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对某种植物进行无土栽培,再把他们各自培育的水培植物进行展览,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同时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知识在初中生眼中还比较抽象,难以直观接受,教师辅以实用性较高,生活化较强的教学方式,才能够帮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锻炼他们从生活中发现知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邹东.网络环境下的初中生物教学[J].清风,2020(20):79.
[2]杨鑫鑫.初中生物校本教学课程实践探究[J].知识文库,2020(20):1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