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引领下探微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施体系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2期   作者:黄明明 刘颖
[导读] 普通高中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重要任务,也是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普通高中,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但很多家长对普通高中还存在一些偏见,面对社会的舆论,普通高中必须要积极进行改革,围绕社会需求来制定完善的培养方案,保证教学计划科学性,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此外还组建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强化师资力量,为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使学生能力素养得到全面发展,满足企业用人需

黄明明  刘颖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222062   江苏省连云港市城南高级中学    222199
【摘要】普通高中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重要任务,也是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普通高中,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但很多家长对普通高中还存在一些偏见,面对社会的舆论,普通高中必须要积极进行改革,围绕社会需求来制定完善的培养方案,保证教学计划科学性,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此外还组建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强化师资力量,为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使学生能力素养得到全面发展,满足企业用人需要。
【关键词】职业生涯;普通高中;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39-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多,普通高中作为技术型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也逐渐重视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工作,并将其作为新时期国家教育事业的重点。而要想提高普通高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就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倡导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开展信息化教学,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使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学生长足发展以及更好的适应岗位需要奠定基础保障。
        一、核心素养引领下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是对自身进行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具体而言便是根据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能力水平、专业方向、兴趣爱好等进行职业选择。在此期间,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特点,分析自身职业选择之后的机遇和挑战,进而能够确定最佳的职业目标。在确定职业规划的路径和方向之后能够在学习中重点发展具有兴趣的方向,在职业选择范畴内实现高效率的学习和培训,逐渐实现职业规划目标。
        职业生涯教育是系统性、持续性、动态发展的教育活动。从高中生的角度而言,接受职业生涯教育能够对现阶段的学习生活以及后续的工作生涯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从高中教师的角度而言,职业生涯教育并不仅仅局限在当下,而是应当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手,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生活、工作多个方面的提升和进步。
        二、核心素养引领下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对普通高中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普通高中必须要做出改变,在传统教学管理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结合当下社会发展形式以及企业岗位人才的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方案,还要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及文化思想的渗透,开展信息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同时还要积极与其他学院保持友好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学习成功管理经验,弥补院校管理中的不足,才能使教学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提供更为专业的指导。



        三、核心素养引领下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一)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就目前来看,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失,需要不断的进行整合优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首先,应结合学校教学现状来构建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对教学各个环节质量进行合理评价,使全体师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促进考核机制的公平性和完善性;其次,做好教师队伍管理工作,选拔专业的技能型教师,并制定完善的规范机制,每年为优秀教师提供进修机会,对教师专业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师德水平、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最后,应构建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的实践性,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
        (二)优化教学管理人员素质
        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科学性、合理性有着密不可分关联,对此要求高职院校应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工作,对教学管理人员职业能力和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为教学管理注入活力。此外,学校也要完善教学管理人员的福利待遇及晋升空间,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学校各项事务中。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提升是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更为完善的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学校应当强化对教师的浮力待遇,尽量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境,为教师提供稳定、踏实的工作环境。
        在普通高中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仅仅是学校教育人员的帮助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扩展普通高中的教学蓝本。学校一方面应当发挥家庭教育和家校联合的教学形式,利用家长的职业身份,邀请家长入校进行职业讲座,将职业规划教育从教材和课堂中迁移出来,感受职业教育和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直观且生动的向学生展现职业生涯在人生中的魅力,相应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三)实行信息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教学管理内容比较复杂,几乎涵盖学校方方面面管理工作,而通过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减轻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还能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友好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学校为保障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稳步提升,需要帮助学生构建职业发展平台,坚持“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利用企业在社会上的优势资源为学生们开辟一条学习和实践的道路,高中学生顶岗学习机制需贯彻落实在学生三年级学习生活中,进而能够促进学生提升职业意识、增强专业能力,这也是促进学生提升自身职业规划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外,高中学校还可加强校内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为学生的职业发展与规划提供“热身”场地,设立专项技能比赛,在真实的比赛和较量中锻炼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管理作为普通高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增强普通高中教学管理水平的基础,因此普通高中管理人员应重视起教学管理工作,开创先进的管理模式,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提高教学管理科学性和有效性,围绕学生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从而能够找出教学管理中的不足并积极进行整改,使教学管理的效果得到保障,为普通高中长足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磊.强基背景下高中生全面职业生涯教育探索[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9):98-99.
[2]李爱军.农村高高中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7):1-2.
[3]陈秉华.浅谈如何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中文信息,2020,(7):194.
[4]何冬秀.浅析高中生职业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20,(8):11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