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2期   作者:陈跃华
[导读] 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也是学生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进行加强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根据如何加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能力展开分析,希望可以给广大学者些许建议。

陈跃华    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校  重庆  409812
【摘要】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也是学生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进行加强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根据如何加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能力展开分析,希望可以给广大学者些许建议。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外阅读;阅读环境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38-01

        课堂上老师教授的知识毕竟还是有限的,要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必须结合课外的知识,使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熏陶,不仅有利于巩固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学生积累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感情思维,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名人伟人的意志品格,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一、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存在的问题
        1缺乏良好的氛围
        想要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良好的环境氛围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不然课外阅读只是小部分学生的兴趣,而不能完全发挥出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作用。但是由于学校需要面对升学的压力,所以会把目光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并不会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无论是课堂模式还是学校举办的活动,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文化氛围的构建。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也都会将目光放在成绩上,不会主动进行课外阅读。虽然一些学校有图书馆,但是在平时并不会开放。并且图书馆内部书籍种类较少,很少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所以学生也不会去图书馆借书进行课外阅读。
        2所选内容不合适
        需要注意的是,课外阅读是辅助课堂教学而存在的。所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虽然要给予课外阅读以重视,但是不能喧宾夺主,让其取代课堂教学的位置。应当指导学生科学地分配课余时间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充分地利用时间,提升自身的能力。中学学生正处于身体和认知快速发育的年龄段,但是此时的学生认知水平依旧没有很高,所以在选择课外阅读内容时应当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如果在书籍选择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求,选择的内容晦涩难懂,不但无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还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课外阅读的深入展开。还有就是选择的课外读物并不符合学生的兴趣,学生很少积极主动去阅读,所以也并不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1引导同学们进行意志阅读
        兴趣是同学们最好的老师,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同学们这个特点,对同学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同学们对阅读产生兴趣。对于大多数的中学生来说,只会将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进行阅读,因此那些有着意义以及价值的作品,同学们是不会感兴趣的。但是,如果同学们进行阅读的时候只是依靠着兴趣,那么这样的阅读是并不能长久维持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于同学们的阅读是没有太大的帮助的。因此,老师要培养同学们的阅读意志,让同学们有着明确的阅读目标。将阅读的任务进行分解,让同学们逐步将阅读任务完成。由于阅读的过程是非常艰苦的,同学们非常容易半途而废。因此老师要让同学们定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进行展示,通过展示能够增强同学们阅读的信心,之后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



        2激发阅读热情,创设阅读环境
        阅读是一场围绕文字展开的旅行,教师要给学生创设适宜的课外阅读环境,让他们可以真正享受阅读的快乐,在这场文字旅行中收获知识、收获感悟收获幸福。比如说,可以在教室设置一块“读书角”,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图书带到班上同大家共享,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从读书角挑选想读的图书阅读。此外,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踊跃性,还可以让班上的学生轮番担任读书角的管理员,也可以每星期评选一次“读书小能手”,看看谁读的书多。如此,学生在胜负欲的带动下可以更主动、更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在这种课外阅读气氛浓烈、学生纷纷踊跃参与的情形下,优良课外阅读环境的打造自然不在话下。另外,教师也要善于利用课外闲暇时间,多多组织一些多元有趣的课外阅读活动,如诗朗诵比赛、舞台剧演绎、读书交流会等等,以形式多元、内容有趣的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也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获得综合发展。
        3划分阅读小组,实现整体推进
        在进行阅读指导时,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语文学情和阅读水平将其划分为若干课外阅读小组,通过捆绑式评优的方式助推学生进行更好的课外阅读,也让学生明白,要想在课外阅读中收获更多知识,还需强化同他人的交流。如可以在每星期定期组织读书笔记或读书感悟交流会,学生可以在会上同小组成员一起分享自己近来摘抄的优秀笔记和阅读感想,彼此交流、共享心得,如此学生可以在交流沟通中收获更多,不断拓展阅读思考的深度。
        4组织课外阅读集体交流,增强学生阅读主动性
        阅读是拓宽学生认知层面、丰富其精神世界的过程,在每一次的阅读中,学生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因此,教师应在学生阅读结束后,组织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交流。通过这样实现阅读理解由文字到语言的有效转化,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又能够使其相互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
        5培养日常阅读的习惯
        阅读能力的强化离不开好的习惯,阅读需要长久地坚持才能有所收获,而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需要教师进行明确的指导。教师可以根据中学生的一些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培养,鼓励学生多读、精读,并摘抄精华语句。可以建议学生制定一些完整的阅读计划,不要三分钟热度,而是贵在坚持。比如在一个月内计划读完多少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是否有好的语句摘抄,或者看完这本书有何收获,根据这本书确定下一本想读的书的方向等。有一个好的计划才能去实行,在实行的过程中就能培养出好的习惯,阅读是一个丰富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要向学生灌输阅读不是为成绩为教师而读,是为自己,为了将来步入社会可以满腹经纶、侃侃而谈,可以变得更有学识、更有才华。这才是拓展课外阅读的意义。
        结语
        综合上文,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愈来愈突出,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应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反思课外阅读指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结合学生的阅读需求与个性特点合理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并鼓励其阅读后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逐步形成习惯,不断提升兴趣,最终实现阅读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余红英. 新课标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 课外语文, 2019(9):118-118.
[2]胡明霞. 探析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措施[J]. 科学咨询, 2019(3):73-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