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2期   作者:雷洪芬
[导读] 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知识可视化工具,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背景下在各个学段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充分肯定与认可。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极为必要,不仅能够强化学生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而且能够让学生对群文中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比较与分析,形成综合性的认知和深刻化的记忆,对于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极为有益的。

雷洪芬   贵州省习水县醒民镇中学  564621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知识可视化工具,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背景下在各个学段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充分肯定与认可。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极为必要,不仅能够强化学生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而且能够让学生对群文中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比较与分析,形成综合性的认知和深刻化的记忆,对于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极为有益的。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33-01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内涵和特征优势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内涵
        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对人的思维模式进行充分模拟的逻辑图形,可以将思维中相对混乱的思绪归纳和整合为一个点,之后以这个点为基础,将两个及其以上的分支划分出来,并对这些分支内容进行充分拓展和补充,直至将围绕中心点的思考全部写出来,思维导图的内容价值既可以宏观,也可以缩放,主要以书写者自身的逻辑思维为主,有着较强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在知识点的分解上,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存在一定难度,而思维导图的应用恰恰能够实现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强化学生逻辑思维的生成与有效运用。
        (二)思维导图的特征优势
        人的思维主要以发散性思维的模式进行呈现,思维导图能够借助图画的形式将人的发散性思维直观地展示出来,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复杂事物之中将其中的思路和逻辑梳理出来,将其中的重点找出来,并以此作为基本的中心点,不断向外辐射和延伸,使之生成多个分支,伴随着知识的扩展与丰富,分支继续向外扩散开,因此思维导图能够进行知识点的有效浓缩,在知识点的展现上更加开放、直观。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实现长期牢固记忆的形成和知识点的清晰认知,而且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能够强化学生求知欲的激发,强化学生阅读过程中思考分析能力的提高、自主学习意识的提升和推理思维的形成,助力语文课堂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以及学生知识记忆能力的提高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基础知识和阅读主要内容的学习更为关注和重视,群文阅读是其中的重要形式和方法,其应当以语文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位引领和支撑,
        (一)强化基础知识阅读目标导向的思维导图的应用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基础知识目标在于让学生进行生字生词的解决,识字与写字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目标,这一目标需要依托阅读课型来实施和完成。基于此,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课程标准和本章节文章的识字写字目标为依据进行思维导图的确定,教师先进行思维的示范,之后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基础知识阅读目标下的思维导图绘制可以采取自由型字词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采取归类型字词思维导图的形式,也可以运用同音类字词思维导图,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都要紧紧围绕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实施。


比如,在进行“借物喻人”类群文阅读实施过程中,着眼于达成“对群文中表示品质的词语”进行充分认知这一目标的达成,就可以将归类型字词思维导图应用其中,借助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将图形和文字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对群文之中各个文章篇目中表示“品质”的词语全面提炼和梳理起来,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再将学生较为喜欢的色彩配上去,将同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示意图展示出来,这个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充分连接和有效迁移。
        (二)强化主要内容阅读目标导向的思维导图的应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的目标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认知和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文章主要内容学习的目标看,主要可以分为归纳聚合类目标和总结演绎类目标,基于此,思维导图的应用也可以分为这两种方式。其中演绎发散类思维目标的思维导图对于群文学习过程中文章所采用的共性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文章所讲述内容等教学目标的应用是非常适宜的,要求学生在知识点掌握的基础上开展充分的应用与创造,由于目标相对发散,学生就可以以某一中心点为基础不断地进行发散和创造,这个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都是极为有益的。在进行叙事类群文阅读作品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某一个有着共同特点的人为中心进行议题的设置,借助阅读和理解多篇文章,将其中相同或不同的六要素、修辞手法和记叙方式在同一个思维导图之中绘制出来;在进行说明性群文阅读的演绎发散类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由于说明文有着自身的特点,教师可以将中心主题聚焦到说明对象上,借助多篇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与阅读,将其中相同的或差异化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和说明内容找出来,并在思维导图中进行绘制和体现。归纳聚合类目标的思维导图,强调和倡导要从特殊到一般,这类思维导图往往应用于是各类作品和叙事性文章之中,讲解过程中借助色彩鲜明的归纳总结类思维导图能够将群文的异同性充分体现出来,将重点突出出来,强化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吸引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强化思维导图在阅读课后的应用与反馈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教学评价,那么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就无法得到充分反馈,传统教学中的教学评价往往在可视性、可测性上相对不足,主要评价内容为字词,而对文章阅读内容掌握情况的评价相对较少。基于此,阅读课后中可以进行思维导图的应用,在学生完成群文阅读学习的基础上,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运用不同的色彩、图案和方式将自身的收获和感想充分呈现出来,强化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实现知识内容的系统化,防止和避免记忆碎片化问题的发生,助力学生记忆效果的提高,而且教师还可以从中发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自身专业化的发展。
        三、结语
        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应当强化思维导图的应用,要注重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基础知识、阅读内容和课后评价之中,带动和引领学生知识内容的认知理解、思维的发散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周亚峰.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中的运用策略[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20(5).
[2]秦红英.浅谈思维导图在语文群文阅读中的运用[J].数字化用户,2019(4).
[3]贾华民.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教育,2020(4).
[4]卞慧君,张奎.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科研,2018(3).
[5]胡耀宇.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二——热点探讨,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