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2期   作者:刘雅青
[导读] 初中语文是承接小学和高中教学的重要阶段,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将近占了语文课本的三分之一的篇幅,并且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文言文阅读的地位在不断攀升。因此,教学中,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激情,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积累,慢慢地提升他们的文言素养,进一步形成他们对古代文化的认同感。

刘雅青   青海省西宁市第七中学
【摘要】初中语文是承接小学和高中教学的重要阶段,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将近占了语文课本的三分之一的篇幅,并且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文言文阅读的地位在不断攀升。因此,教学中,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激情,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积累,慢慢地提升他们的文言素养,进一步形成他们对古代文化的认同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31-01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许多老师不愿意教,大多数学生他们不愿意学。因为历史的变迁使很多的文字变得晦涩难懂,而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广泛的应用也使得学生们对它难以热爱。但是,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上好每节文言文教学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
        科学准确地确立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教学目标的确定离不开学生的实际情况,正如郑桂华老师所说的:“除了掌握教材分析等相关信息,教学目标的确立更要关注学生。”例如:初一的学生文言积累很薄弱,他们学习一些浅近的文言文都很困难。如果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一味强调文言语汇的讲授、识记,无疑会雪上加霜,使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惧怕乃至厌烦,那么就会影响到课堂的有效性实施。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告诉我们:“教育就是教师与学生通过不断对话与反思而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一种绝对平等的关系,课程即为探究过程。”没有学生积极认真的自我学习,我们的课程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为此,在确定初一浅显文言教学目标时,可尝试以课堂能力训练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渗透文言知识,消除其惧怕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初中文言文教学目标的确立要难度适中,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二、正确诵读,树立学习信心
        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语文教师必须传授给学生文言文正确的朗诵方法和技巧,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艺术美和朗诵文言文的心情美,产生爱上文言文朗诵的情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正确的学会朗诵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关键。要加强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要求学生学会朗读方法及注意的事项,如:字正腔圆、停顿有张、语速适中等,,必要时可适当加入体态动作,摇头晃脑等。不少初中生,对文言文的认识有很多的误区,有的同学认为,只要认得文言文中的字,就能很好的进行朗读,其实这是错误的。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必须建立在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对其中描绘的是件和人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有感情的进行诵读了。读文言文,有滋有味,就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自然会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热爱。其实,通过诵读和背诵文言文,可以学到其中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学生诵读的文言文多了,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样越来越有信心,自然就有利于文言文的教学了。



        三、丰富内容,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了班级学生的文学基础与理解能力之间存在的差异,通常以直接讲解的形式展开文言文教学,而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难以理解,故文言文学习效率无法提升。为提升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积极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对课文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进而加深班级整体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讲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这篇文言文时,首先应提升自身对课文知识的理解,然后可以在讲课之前为学生讲解作者的生平,让学生对本篇课文的创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课文是在欧阳修的好友范仲淹等人造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辨,结果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这一背景下创作的。在学生对文章的写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打出课文全文,引导学生阅读。在学生阅读之后,为学生提出思考性的问题:“阅读文章之后你可以感受出文章的感情基调吗?”“从文章的写作背景中了解欧阳修现在应该是愤恨、郁闷的心情,但是为什么这篇文章全文是围绕一个‘乐’字写的呢?”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以先不为学生解答问题,而是带领学生一起进入课文,将问题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可以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再为学生进行详细的归纳讲解,以此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
        四、借助多媒体,突破重点和难点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好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文言文从背景到内容都具有很强的时代背景,而且文言文的字词和句子都较为难理解,学生学习不仅感到厌倦,学习起来也有很大的难度。再加上学生没有足够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文言文的学习和理解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借助多媒体,将文言文创作的时代背景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能有效地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文。如,在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时,只通过简单的翻译和讲解学生很难体会到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真情实感,笔者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反映当时社会现象的视频资料,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并给学生讲解了当时战乱所造成的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当时人们流离失所的生活状态。笔者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和感悟,从而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作者所展现出来的那种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这样在文言文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文言文的学习效率,对于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学生对文言文进行深入学习,不仅能够感受到我国优秀的传统语言文化,而且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有助于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文文献
[1]唐晓雅.优化初中语文课堂心理环境的思考[J].江西教育,2020(30):21-22.
[2]徐腊梅.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汉字教学初探[J].当代家庭教育,2020(30):121-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