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妤 嘉陵区南荣路小学 637000
【摘要】核心素养理念是近年来教育教学领域提出的新的人才培育理念, 对于各阶段的学科教学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致力于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 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增进其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30-01
当前,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教育教学之热点,英语教学之根本任务与目标也逐步提升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结合英语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从知识教学向学生能力培养转变,以不断发展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培养新时代人才。
一、小学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阶段
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在其着作《颜氏家训》中提到, “人生小幼, 精神专利, 长成已后, 思虑散逸。故须早教, 勿失机也。”他认为, 人在幼童时期心理纯净, 各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尚未形成, 可塑性很强, 学习效果好, 因此要趁早接受教育。宋代大教育家朱熹也强调:“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 欲其习与智长, 化与新成, 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可以说,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 培养人才, 必须从小抓起, 养其习于童蒙。
我国着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其《一个理想的小学校》中说到:“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 是造就人才的开端, 是发扬文化的始基, 所以比中学、大学教育更加重要。国家的发展、青年的前途, 全在小学教育的改进。”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 小学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求知欲旺盛, 喜欢探索, 乐于接触新鲜事物, 是智力和思维能力“井喷式”发展的时期, 抓住了这个启蒙的黄金时期, 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创造能力。此外, 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 正是国家、学校通过学科立德树人的好时机。一旦错过这个关键期, 不但核心素养基础没有打好、打牢, 将来要养成更高级的核心素养也将“事倍功半”。所以, 在小学阶段, 通过学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小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1、创设情境, 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小学生的年龄小, 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暂, 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因此, 教师要在课堂中采用情境教学, 联系教材创设具体或虚拟的情境, 引导学生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交际, 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 在人教版《PEP》五年级上册Unit 43:What can you do?的Part A:Let’s talk&let’s learn的教学中, 教师可抓住文本情境, 开展任务教学, 引导学生学会获取和使用信息, 用英语与他人交流, 并发展其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结合教学内容, 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化情境。课堂一开始, 笔者通过歌曲和游戏激活学生已有储备, 并为后续话题做好充足准备, 让学生利用图片提供的语境操练新学的语言知识, 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拓展环节, 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单词和句型来讨论万圣节晚会的节目单, 这样的语言应用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后作业则是让学生完成能力调查表, 既帮助学生巩固了课本中的语言知识, 又引导学生拓展了所学语篇, 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丰富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习之基本能力, 也是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之重点。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 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才能更好地应对后续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全面把握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基础、能力水平以及性格特点, 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促进学生共同成长。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 教师可在课堂上点名让他们朗读课文, 增强他们的语感, 培养他们读的能力。对于英语基础一般的学生, 教师可让他们在课堂上复述课文, 或是回答一些基础问题, 以发展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而对于英语基础好的学生, 由于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 教师则可让他们以英语进行话题探讨或辩论, 培养他们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发展其思维能力。此外, 教师也可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分组改编课本剧, 根据自身的语言能力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多种活动的参与来获得自我提升。
3.大胆设置疑问, 调动学生思维热情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 教师往往平铺直叙地开展教学, 学生主动思考的欲望没有被点燃, 其思维亦处于被动的状态。要提升英语课堂的气氛, 必须要调动小学生的思维和活动热情, 小学英语教师应在课堂中大胆设置疑问。例如, 在人教版《PEP》四年级上册Unit 5:Dinner’s ready单元进行教学之前, 笔者先提出问题:“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这个问题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可回答的内容多, 且与其他同学有许多共同点, 所以立刻调动了学生的思考热情。学生们积极发言, 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活动开一个好头。又如, 人教版《PEP》六年级下册Unit 3的Part A:Let’s read一课, 该节课主要以“last weekend”为主题, 谈论Wu Yifan繁忙的周末活动。授课教师可在课堂伊始就对学生提出两个问题:“How was Wu Yifan’s weekend?”“Was it happy/sad/exciting/busy or boring?”这两个问题既可以让学生就此问题进行预测, 开发其思维逻辑和想象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调动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的欲望;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 利于其集中注意力。
三、结语
总之, 英语核心素养培养是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 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 通过探索有效的培养方式来达成培养目标, 实现英语教育之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程晓堂, 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 2016 (5) :79-86.
[2]姚飞.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J].英语教师, 2017, (06):129.
[3]王怀全.基于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策略研究[J].校园英语,2016, (3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