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2期   作者:尹敦银
[导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基本任务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教材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的交际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是一种听、说、读、写的综合训,更是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尹敦银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下梁镇石瓮子小学  陕西  商洛  711400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基本任务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教材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的交际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是一种听、说、读、写的综合训,更是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阅读;感悟;积累;实践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63-01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基本任务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教材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的交际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是一种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识字、看书、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使学生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认识,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阅读中加大语文基本功训练力度指导学生勤于感悟、主动积累,引导学生独立思维、读写整合———优化阅读效果在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中,结合训练组读写重点和针对阅读内容,我们还指导学生有侧重地写好摘抄型、归纳型、感想型、评析型四类读书笔记,有时还结合训练重点设计相应的小练笔。提高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阅读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阅读的过程。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阅读实践都很重要。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以实践为基础,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有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应让学生通过读书来学会阅读。教师要善于精讲,善于点拨,在教学中自然地渗透学法,使学生在学习一篇篇具体的课文中,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具体感知学法。指导学生学习时,首先要在教师的示范、带领与指导下,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知到学习方法是什么,一篇课文的学习是通过运用什么方法来实现的。其次,要通过这一学习方法的运用,使学生初步获得成功。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通过示范和示例的教学去“示法”。第三,要在启发诱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蕴含着理解时所遵循的认知程序和采取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去自己尝试学习,从而逐步明确究竟如何做才合适。渗透学法的过程是学生参与语言训练的过程,是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是学生感知的过程。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把阅读训练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
        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阅读和写作有着内在的联系,读是写的基础,写能促进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二者的训练都是按照字、词、句、段、篇的顺序进行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是很有必要的。
        1、品味教材魅力,激发写作兴趣
        编者为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篇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的课文。


教师要充分挖掘文章的美,引导学生品味、感悟其中的魅力,使他们受到熏陶和感染,发现优美的文章竟如此吸引人、打动人,故产生创作的冲动和兴趣。
        如《山中访友》这课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了山林的景色,那如诗如画,宛若仙境一般的美景深深吸引大家。山林的魅力不正来源于作者笔下的优美文字吗?我们是否也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文章呢?我想,在他们对优美词句深刻体会和产生美感享受的一刹那,一定有人会怦然心动、跃跃欲试,写作冲动和热情会油然而生吧!
        2、丰富语言积累,成竹在胸
        有人说:阅读是吸收,习作是释放;阅读是根,习作是果实。是啊,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指导多读多背,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指导摘录优美的词、句、段,要求学生配备一本摘录本,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词句是文章的砖瓦,长期积累,久而久之,词汇丰富了,写文章就下笔有神了。
        3、抓住契机,多练笔
        阅读教学中会有很多好的练笔机会,我们在教学课文时一定要抓住契机,指导作文,让学生想写,会写。很多文章都根据课文特点安排了“小练笔”,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小练笔,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些机会,还可以适当安排写一些读后感,一步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仿修辞手法
        一篇文章要写得生动形象,必须要运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所以在理解课文时,要趁机指导学生怎样把文章写得更美。如《山中访友》这篇优美的散文中有很多拟人句,让他们明白了什么是拟人句,用拟人句有什么好处和怎样运用拟人句。
        (2)仿结构
        连续结构段指段中的几层意思是按照先后顺序一层接着一层写的,这也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结构段,在写作中经常用到。《唯一的听众》、《穷人》等课文中都有典型的连续结构段,在学生理解课文的情况下,可安排仿写训练,如紧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大扫除》为题写一段话,要求学生先想好这段话要写的内容,接着安排好顺序,明确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层要写具体,写好还要检查,每一层次意思前后是否连得上,有毛病的要加以修改。
        (3)仿详略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知道写文章要有详有略,有主有次。重点的、突出主题的部分要详细写,其余部分略写。
        小学高年级有效地开展阅读活动,对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用这些方法既巩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功,也为以后进一步学好语文,提高读写能力,奠定了扎实良好的基础。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其方法是多样的。根据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各种阅读类型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达到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