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中数学教师反思性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2期   作者:金亦冲
[导读]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很重要,如果学生给出的反应非常好,那么这一节课则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新课程教育改革当中,反思性教学得到了非常好的关注,尤其在优化教学课程并且提升教师自我能力上有着促进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并且保证教学效率的实施。因此从反思性教学出发,教师则应当要将其融会贯通并且运用在实践当中。本文从课前预设、课中观察、课后反思这三点进行论述。

金亦冲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钱库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很重要,如果学生给出的反应非常好,那么这一节课则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新课程教育改革当中,反思性教学得到了非常好的关注,尤其在优化教学课程并且提升教师自我能力上有着促进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并且保证教学效率的实施。因此从反思性教学出发,教师则应当要将其融会贯通并且运用在实践当中。本文从课前预设、课中观察、课后反思这三点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反思性教育;优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59-01

        新课改之后,反思性教学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那么什么叫做反思性教学呢?是指根据所对应的教学目标,并且去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在整堂课程当中去进行思考,完善教学的过程,从而让教师的教学经验得到相对应的增长。那么在此期间,课堂上除了看学生给的反应外,更多也要看教师如何引导。
        一、课前进行反思,充分做好准备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首先要着重进行自我反思,只有在自我反思的时候,才能够不断完善自己教学计划,根据相对应的课程以及之前所上过的内容,去观察学生的实际能力,然后结合具体情况再进行相对应的分析,设计出不同的环节,让学生更投入的学习课程。那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反思是不可忽略的一项过程,教师为了让自己的思路更加的清晰,在课前就应当要实行反思性教学,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1】。
        比如,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要重视实际的效率,不仅只是根据自己在课前设计出的框架去进行。每一个框架之中,应该也有环环相扣的逻辑性,因此根据课程的对应难点,教师应当要将内容调整为适度或者是适量,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有所悟,有所学,更加有针对性。比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相对应的反思,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对应的教学目标,并且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对于重点难点则应当要有优化教学的过程,比如在掌握二次函数时,应当从其概念出发,让学生再一次探究函数的性质与概念。而在初中阶段,学生就已经了解到二次函数的性质了,那么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则应当要学生不断深入。在深入过程之前,让学生再一次对其进行学习,然后再慢慢引导学生。
        二、重视课中反思,优化教学过程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有所反思,这样才能够让教师知道自己的教学与实际的预期结果成什么样的关系。


了解课堂情况时,就要注重所对应的手段和教学的方法,能否满足自己的期望,因此在反思过程当中要逐步地去进行观察,用细小的观察去实行高效的教学效率。在课堂中由于很多因素,往往会导致自己的预期和上课的实际情况产生较大的差距,那么为了减小这样的差距,教师则应当要进行相对应的反思,并且机智应对,从而推动教学【2】。久而久之,当有了实际经验之后,教师则会自主诱导学生学习,并且也能够在该情况下立马做出反应,灵活的调整,改变教学的计划,帮助学生更好的去融入到学习生活当中,逐步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比如,在教学《等比数列》时,教师在课前应当要合理地去安排好时间,比如讲解、分析、提问、练习,并且根据这些时间,在课堂上灵活把控。比如在教学概念:如果a、G、b成等比数列G²=ab,则称G是ab的等比中项。那么教师可以根据等比中项,出一些题让学生去判断,并且去推断相对应的规律,而通过这样信息的反馈,让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也能够让学生很好地将知识点得以应用,这对于优化教学也是十分有效果的。这样能够暴露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更好的去深入课堂。
        三、课后强化反思,升华课堂
        在反思性教学过程当中,除了课前和课中的反思,同样课后的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课后,对整个整体的把控,会显得容易很多。当课堂上完之后,教师进行对比,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同时也找出其优势,然后在下一次教学过程当中,能够进行相对应的完善。通过每日反思,才能够让学生逐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也能够让教师在讲解的过程当中找到平衡点。
        比如,在教学《等差数列》之后,教师则能够对整体课程进行反思探究,学生在学习该课时状态是什么样的?以及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是何样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教师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够让教师把握学生的基本动向,这样则能逐步地去优化课堂,而且教师也能够通过找出课堂中相对应的规律,在下一次上课的时候进行强调。尤其是关于一些规律性的问题,学生以为自己掌握了,但实际却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那么教师则应当要找出学生这样的缺陷,不要让学生只看到问题的一面,应当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则能够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及完善其数学逻辑思维。
        教师在反思性教学过程当中,能够根据相关的情况不断提升学其教学质量,而且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体会到乐趣,这样一举两得的方式,也能够培养起学生的良好习惯。因此,将反思性教学贯彻其中,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在提升学习效率的时候,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更好地建立数学框架。
参考文献:
【1】耿小奇. 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2】韩克俊.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探究[J]. 新课程(中学), 2013, 000(001):137-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