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初中信息技术的微课程设计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2期   作者:陈丽燕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微课程作为新型的授课模式正被大力推广,微课程的设计方法也被众多教育工作者所研究。微课程的出现逐渐地转变教育者的教学理念,本文主要研究初中信息技术的微课程设计的方法,希望有助于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

陈丽燕    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初级中学  浙江  慈溪  315315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微课程作为新型的授课模式正被大力推广,微课程的设计方法也被众多教育工作者所研究。微课程的出现逐渐地转变教育者的教学理念,本文主要研究初中信息技术的微课程设计的方法,希望有助于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程;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99-01

        微课程是一门新型的教学方式,微课程的出现转变古旧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对教师的教学是一项挑战。如何设计好微课程,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是目前学校和教师所看重的一点。
        一、微课程的研究现状
        (一)微课程的作用
        微课程的含义并不是指微型的教学内容,而是用构建主义的形式、以手机、电脑、平板等科技产品为媒介进行线上教学或移动教学,微课程具有完整的教育环节,教师在准备微课程时也要注重课程设计的问题。微课程这一理念最早出现在2008年的美国,随后被我国沿用。微课程的教学模式对教育者来说是一次挑战,也同样对课程改革有着推进的意义。
        (二)微课程的优势与问题
        1.微课程的优势
        1.1不受地区和时间限制
        微课程可以通过如:手机、电脑、平板等科技产品传播,以网络为媒介进行在线授课,不受时间和地区的限制,学生想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学习都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微课程的学习还可以重复学习,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效率[1]。
        1.2教学内容的生动和简化
        微课程的教学将原本繁琐的教学内容简化重现,教学内容仅针对于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教学,摒弃过多杂乱的知识点,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多数以图片、视频为主,音乐和故事为辅。很大程度上增添教学过程中的乐趣,增强学生在学习时的直观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程的教学主要以实践为主,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并没有太多理论知识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敏捷,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1]。
        1.3微课程服务于教学
        微课程的教学内容服务于课堂教学内容,微课程是帮助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课堂学习所存在的课程。微课程将本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压缩成精华展示,将本堂课的重点精炼短小的体现,有助于学生及时的查缺补漏[2]。
        2.微课程存在的问题
        2.1家长的偏见
        在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家长认为学生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学习是不务正业的行为,认为这样学习,孩子怎么可能学好。


对微课程的偏见很大,极为不倡导这种教学模式。
        2.2学生在微课程学习时浑水摸鱼
        学生在微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存在浑水摸鱼的现象,手机等电子产品放在一边,然后自己则在旁边睡觉;还有的学生在上微课程的时候,准备两个手机,一个手机听课一个手机打游戏,自控力薄弱,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
        2.2过于注重内容丰富
        教师在设计微课程时,往往由于经验不足导致过分注意微课程的教学内容,导致教学内容过于丰富多彩。初中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多偏向于精力旺盛,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教师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微课程的设计上有些用力过猛,本末倒置的现象严重,导致学生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寥寥无几[2]。
        (三)微课程设计方法的研究
        微课程的设计主要包含课程设计、录像剪辑和发布。
        1.设计方向明确
        教师在设计微课程时,首先要注意选择好主题,一个好的主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做到自主学习;还要选择好适当地教育方法,不要填鸭式的讲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出最适合的教学方法[3]。
        2.录像剪辑合理
        在录制微课程时,教师应当注意所处的环境,灯光、背景、教师的衣着打扮和镜头角度是否正确无误。剪辑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所选主题选择适合当前主题的背景音乐,图片信息等,还需要同时注意在录制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言辞表达的欢快性。最后需要对微课程视频做最后的调整和美化[3]。
        3.发布渠道安全
        教师在传输视频时,要注意当时的网络安全,是否存在恶性病毒,是否存在危险因素,谨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上当受骗。
        二、微课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程作为新型教育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运用的也较为广泛。信息技术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在当下的社会中,信息技术学科更是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存在很强的意义。
        案例: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王老师,将关于如何制作FLASH动画的微课程录制并上传后,给所教班级的每一位同学安排好课后学习的内容。第二周上课时,王老师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尝试性的制作FLASH动画,随后观察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将问题归类,逐一地讲解学生出现的每一个问题,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一周过后,王老师将调查表发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根据上周的微课程教学做出评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有认真学习微课程并觉得微课程十分有用,很喜欢这种教学模式。
        结束语:综上所述,微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对信息技术教学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存在利弊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微课程的设计方法也有待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明珠.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研究[A].考试周刊,2014(96):123-123.
[2]董红波.齐琪.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A].学科新论,2014(051):51-53.
[3]张嘉威.微课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设计研究[A].人才培养,2016(03):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