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2期   作者:安丽丽
[导读] 新时期的物理教学应当跟上时代发展,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和改良教学方法,从而实现物理教学的现代化。物理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中,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物理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应用信息技术模拟物理实验,进而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同时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安丽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十五中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摘要】新时期的物理教学应当跟上时代发展,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和改良教学方法,从而实现物理教学的现代化。物理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中,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物理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应用信息技术模拟物理实验,进而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同时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128-01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初中物理教学改革逐渐推进,信息技术用于物理教学,有利于物理教学改革创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机整合,使得教师有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利用,提高了物理教学的现代化程度,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极大程度上提升了物理教学水平。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总结自身工作经验,探究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用于物理教学中,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初中物理教学结合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
        (一)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包括很多内容,一些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等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展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掌握物理知识。对于抽象的物理知识,可借助信息技术将其具体化,进而学生理解起来就变得简单;同时,信息技术还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物理知识中的电、声、光等内容,直观地与物理元素接触。此模式下,学生对于物理规律的探究欲望被激发,在物理知识学习的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率也很高。
        (二)强化学生正确学习习惯的养成 
        初中物理教学中需要进行很多实验,但是有些实验需要繁琐的流程,因此很难在课堂上实践操作,所以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用动画展示实验流程,或者运用一些软件,模拟实验过程,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一来,实验在课堂上进行,也不会存在实验危险,保证学生安全,同时提高学生参与物理教学的积极性;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物理实验的规范,操作流程,还有利于改正错误的实验习惯,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实验操作习惯。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能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1]。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有机结合的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物理教学资源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需要以教材为基础,但是教材内容有限,所以需要运用合适的方式丰富教学资源。在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教师获得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保证教学活动有序进行,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传统模式的物理教学中,教学资源以教材为主要内容,选择的辅助资料就是一些练习册,其所覆盖的面比较小,存在一定局限,可能会出现教学活动不顺利的问题。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学生学习资源也会比较缺乏,很少能接触丰富多样的学习辅助资料、综合练习题等,学习效果有待加强。


可是信息技术被用在物理教学中,可使用互联技术、手机软件等找到更多物理教学资源,并将这些资源用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从而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扩展物理知识面,提高物理综合素养[2]。
        例如,在“凸透镜、凹面镜”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借助互联技术为学生找到一些凸透镜成像的视频,为学生展示整个成像的过程,同时配合一些从网络上收集的练习题,涉及到凸透镜成像知识,学生一边观看影像资料,一边做练习题,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良好。
        (二)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学校教育开始尝试运用其进行教学活动。将信息技术用于初中物理教学,教师可尝试为学生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例如组建班级微信群、QQ群等,或者直接使用一些手机软件等进行教学活动,例如钉钉、微信等等。在这些平台上,教师可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还能为学生提供一些物理微视频;另外,通过该平台,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学习上的交流,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学习心得,针对某个物理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在平台上讨论。这种信息化学习平台的建立,有效激发了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学习,对某个物理进行思考和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3]。
        例如,“电压、电流、电阻”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提前将需要预习的内容上传到微信群或者其他学习平台,同时发送给学生相关的教学微视频,从而帮助学生理顺下一节的知识框架。学生则需要查看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观看微视频,并在学习平台上回答教师的问题,同时对本次学习作出反馈,向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这样一来,教师可在第二天的课堂上,集中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剩下的时间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物理实验,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应用信息技术模拟物理实验
        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不能缺少物理实验,这是教师解释物理知识的方式,也是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说物理实验对于物理教学有着重要作用。实践教学工作中,可能会因为实验危险高、缺少必要的实验工具、实验不容易操作、课堂时间有限等因素的影响,有一些物理实验课不能在课堂上实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针对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物理实验,或者使用专门模拟物理实验的软件,让学生动手操作鼠标和键盘就能完成物理实验,这样一来,学生了解实验流程,锻炼了实践能力,强化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譬如,“液体压强”的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帕斯卡实验”的过程,然后利用物理实验模拟软件,在电脑上模拟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随机指名学生进行操作,使用鼠标完成基本操作流程。还能随时对实验进行改变,像提高漏斗,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这样的安全的实验,学生物理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同时能更深刻地掌握物理知识,强化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学习效率更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应当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物理学习中,同时拓展学生的眼界,全方面培养学生在物理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祁尧敏.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设计[J].科普童话,2020(09):74.
[2]夏敏.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20(03):54.
[3]房丹丹.浅析融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