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课中、课后三部曲,提升小学科学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2期   作者:于军
[导读]

于军    山东威海乳山市教学研究中心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122-02

        众所周知,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会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和科技的兴衰。在科学教育中,科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科学阅读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的作用,使阅读成为学生走进科学的桥梁,深化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好的科学阅读教学不应停留在对科学知识的表层认识,要注重对科学资源的搜集,科学图片和文本的分析和信息提取,培养学生基于证据说理和得出结论,以及归纳和反思能力的培养。笔者将以四年级科学第十九课《密切联系的生物界》一课为例,从课前阅读、课中阅读、课后阅读三个方面阐述对科学阅读的思考和实践。
        一、课前阅读,重在培养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既可培养学生的科学阅读能力,又能提高科学课堂效率。小学科学涉及的知识面广,小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薄弱,科学教师要指导学生有目的、高效率地阅读。可以围绕本课主题询问师长,查阅书籍,上网查询等,学生对重点和困惑做好标记,带着问题走进科学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学习《密切联系的生物界》之前,同学们做了大量的课前阅读,有的阅读了“螳螂捕蝉麻雀在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等关于食物链的谚语;有的向爷爷奶奶询问“除四害”的意思是什么;有的关注相关新闻报道;有的上网查询“生物防治新技术”,了解“土壤沙化的原因”等相关信息。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也产生了许多困惑,他们根据困惑继续查阅相关资料,提高了阅读效率,达到了预习目的。
        二、课中阅读,重在阅读方法的运用
        课堂教学是科学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科学阅读的关键环节。科学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一)文本阅读,抓主题,找关键词
        对科学文本的阅读要“抓主题,找关键词”,关键词是解读文本的“钥匙”,可以帮助学生启迪思维,领悟文本的内涵,对于逻辑性、抽象性、易混淆的科学概念,要指导学生学会紧扣有关概念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比较,找出概念间的联系和差异,逐步培养学生读、思结合的阅读习惯。
        例如:引导学生阅读“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两个概念时,我首先让学生找出【关键词】“各种生物”,“食物联系”,“食物链相互交错”。学生很快就知道: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相互交错,就形成了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区别是:食物网是由许多条食物链组成的。抓关键词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图片阅读,问题引领,提高分析能力
        《科学》教材中有大量的图片,这些貌似简单的图片包含了大量的信息,是科学课另类的语言,是说明概念、原理的重要依据。科学教师要以问题为引领,引导学生以“状物写作”的方法阅读图片,获取科学信息。
        例如:《密切联系的生物界》这一课有许多图片,有的图片是点明主题的关键图片,有的图片则作用不大。本节课的关键图片是课题主页的这两幅情景图:水塘生态环境图和草原生态环境图,目的是让生了解两个典型环境中有哪些典型的动植物,为认识食物链做铺垫。教师以问题为引领:1:观察图片中有哪些动物植物?2:这些动物植物之间有什么食物联系?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我看到了了水塘生态系统里有许多的植物,例如水草,芦苇,还有许多的动物,例如蜻蜓,翠鸟,青蛙,小鱼等;他们的食物联系是:水草被小鱼吃,小鱼被翠鸟吃等等…在这样状物写作的练习中,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科学质疑,升华科学阅读
        《科学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质疑精神,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向“教科书”提问,想“真理”“科学结论”提问,鼓励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而应该“刨根问底”,多角度思考,多方位发问,使科学阅读得到升华。
        例如:在《密切联系的生物界》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这一环节,教师提问:假如草原上的狼都被猎人打死了,草原上的食物网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1:食物网就断了,食物网就出现了漏洞。
        教师追问:我们预设一下在没有狼的草原上会发生什么情况?
        学生2:食草动物失去了天敌,不用担心会被吃掉,它们的数量不断增加,草原上的草不够吃,草原退化,引起土地沙漠化,食草类动物被饿。
        教师继续追问:假如你是草原上的狼,你想对捕杀你的猎人说什么?学生3:请不要杀我,我捕食的多是病残弱小的动物,剩下身体强壮的
        有利于他们的种族繁衍,符合大自然优胜劣汰的规律。
        教师总结:大家说得对,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密切联系的,只有与各种生物和谐相处,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生活中,同学们可以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哪些贡献?
        学生4:我们自己不捕杀动物,积极劝阻他人不捕杀野生动物,倡议全人类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归纳反思,巩固科学阅读
        科学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归纳总结和反思评价的习惯,巩固科学阅读效果。
        1.归纳总结是一个知识的消化阶段,是进行深入理解、分析综合的积极思维过程。所以科学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归纳、分析、综合等逻辑手段,及时将知识纵横联系,揭示规律,形成知识网,使知识系统化。这个过程不但要通读整体内容,而且要阅读整部分的目录,大小提纲,分析思考才能完成,也是科学阅读能力的一大飞跃。
        2.反思评价是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一环。科学阅读要求对科学问题与结论进行反思。“尽信书不如无书”,只有反思才能获得深度认知。在科学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给学生提供反思评价的机会,对学生的个性理解和创造性评价给予鼓励与欣赏,引导学生树立不轻信权威的意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密切联系的生物界》的“自由活动”环节有这样一个问题:树木庄稼受到虫害,喷洒农药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学生1 :农药随雨水进入河流,鱼虾被河水污染中毒,人吃了被污染的鱼虾容易生病死亡。
        教师:导致人生病中毒的罪魁祸首是谁?
        学生2 :我认为是农药(很多同学都表示赞成)
        学生3 :我觉得罪魁祸首还是我们人类。
        教师:为什么?请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3 :因为农药是人喷洒上去的,而不是庄稼上本来就有的,目的
        是消灭庄稼上的害虫,但是间接造成了人类自己生病死亡,所以还是人类伤害了自己。
        师:你能这样分析,很了不起,其他同学同意吗?
        同学们都点头同意,至此,同学们都安静下来,每个人都变得神情严肃,他们从那个被污染的食物链中感受到了食物链破坏给人类带来的悲哀,引发他们反思人类的命运。这种反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人与自然最直接联系的对话。人类被牢牢地系在大自然的生物链条之上,伤害大自然就是伤害人类自己。
        学生4:我还想到了其它的例子:有些不法商贩为了谋取暴利,在家禽的食物里放了激素,养出来的家禽很肥壮,但这些激素对我们少年儿童是有害的。
        学生5:我还知道新型冠状病毒很可能来源于野生动物,所以我们人类要吸取教训,不贪吃野生动物,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三、课后阅读,重在拓宽科学知识
        课后阅读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拓宽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科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有益的科学书籍,不断拓宽科学学习的领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密切联系的生物界》的拓展延伸环节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土壤沙化”的原因,并设计一份“土壤保护方案”。科学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本课知识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不但能强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会引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将这些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
        总之,通过培养科学阅读能力的实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激发了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解决科学问题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奠定了基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工作,需要科学教师共同努力,从思想上重视科学阅读,抓住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对学生进行从慢到快、从低到高、从扶手到放手的训练,就会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稳步提高。
        乳山市光明街小学开展“思维导图”培训活动
        乳山市光明街小学   王妍
        思维导图是开启心智、训练思维的革命性工具。为了引领学生掌握这一工具,提高学习效率,2020年11月22日下午,光明街小学邀请了校外思维导图培训专家崔晶进行培训活动。
        崔老师围绕“思维导图的由来、优势、结构要素、绘制步骤、运用以及与其他图示的区别”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述。通过崔老师的讲解,学生们对思维导图的概念、尤其是绘制方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授课过程中,崔老师让学生们以"自我介绍"为主题,尝试绘制一幅思维导图作品。学生们兴趣黯然,尽管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绘制思维导图,但作品构图合理,图文并茂,条理清晰,受到崔老师的高度好评。
        本次培训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学生们纷纷表示:对思维导图课很感兴趣,一定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实际学习之中。教师们也表示: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学校也将思维导图的社团一直开设下去,逐渐提升师生的运用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