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创新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2期   作者:杨忠方
[导读] 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猛,因此,我国的教育改革在技术的支持下也得到了有效的进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新媒体技术,促进了现代化的教育。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上课,需要教师结合课本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技术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本文将研究分析在新媒体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创新的策略,以此提高参考。

杨忠方    四川省旺苍县七一中学  628200
【摘要】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猛,因此,我国的教育改革在技术的支持下也得到了有效的进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新媒体技术,促进了现代化的教育。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上课,需要教师结合课本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技术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本文将研究分析在新媒体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创新的策略,以此提高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151-01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现代技术已经普及到了教育教学中,并且逐渐形成了一种趋势。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语文教师要了解和掌握新媒体技术的正确使用方法,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利用新媒体技术使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中学习,充分地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提高教学课堂的效率。
        一、新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应用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众多的优势,它可以播放图片、音频、动画、影视等等,具有强大的展示功能,能够在语文教学中将课本上的场景或是相关的知识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给予学生生动形象的画面,加强学生对于课本内容的代入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的内容知识。并且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会给学生新的感受,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
        2.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知识面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局限在了课本的内容上,对于其他的知识很少涉及到,而多媒体技术则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将语文教学的内容延伸开来,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以外还能学习到课外的知识。一直以来,语文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多媒体技术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新的社会信息提供给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学校里也能了解到外面的事情。知识的增长离不开新媒体技术的支撑,所以在课堂上、或是休闲的时间,教师要积极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网络上的信息虽然丰富,但也繁杂,教师要结合学生自身,筛选一些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有意义的知识供学生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有利于优势教育资源的共享
        现阶段,大部分的语文教师还在继续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讲授学生,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一直依赖课本上的知识,没有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再加上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得不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些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使得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观看与课本相关的资料,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



        二、新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现状
        大部分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传授学生知识,他们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还不能很好地掌握,以及不了解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的积极作用。大多教师认为多媒体技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而且语文课堂具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需要依靠多媒体技术的帮助,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上课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也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多媒体技术教学还是挺重要的,但是由于不会使用新兴技术,导致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使用也不是很多。
        三、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创新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运用新媒体教学模式
        在新媒体背景下,教师首先就是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意识到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紧跟教育的发展,不断地革新自己的想法,完善教学中不足的地方,并且积极的学习新媒体技术的理论和使用方法,重视新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创设教学情境
        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语文课本产生兴趣,以此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多媒体具有图片、音频、影视播放等展现功能,在教学中能使枯燥乏味的课本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结合课本上的知识,利用多媒体将里面的情景重现再现在学生的眼前。
        例如,教师在教学《白杨礼赞》一文时,可以在多媒体上先是展现文字,让学生把课文读熟之后,再用多媒体播放画面,让学生带入作者的感受进入到情境中:坐在车里,望着一片无边无际的黄土高原,感受到的都是单调的画面,突然,一棵、两棵、三棵、甚至更多的白杨树出现在了眼前,它们笔直昂扬的屹立在荒原里,无论遭受何种残酷的境遇,它们也从不屈服,依然坚强的挺立在大地上。让学生充分的感受白杨树体现的精神和意志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此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丰富课堂内容,延伸课本知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仅局限在课本上,因此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多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使得学生在课本知识以及课外知识的双重作用下受到更多的启发。借助多媒体技术,讲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知识,最大程度的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一文时,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的中心主题后,让学生重点把握愚公的人物形象和精神,最后在多媒体上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愚公移山》给学生观看,还可以寻找一些关于愚公的绘画,如徐悲鸿的《愚公移山》,让学生对课本中的愚公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和了解。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主人公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更好把握人物的特点和形象。
        四、总结
        总之,在新媒体背景下,教师要把语文教学和新媒体技术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正宏.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剖析与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000(011):P.12-13.
[2]张晓琴.浅议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下, 2016(7):20-20,共1页.
[3]韦晓桃.新媒体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本真缺失初探[J].散文百家(下), 20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