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学写 以写促读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2期   作者:崔慧英
[导读] 读写能力在语文阅读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提升学生的读和写的能力,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推动学生积累知识,并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锻炼学生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崔慧英   晋城市星河学校
【摘要】读写能力在语文阅读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提升学生的读和写的能力,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推动学生积累知识,并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锻炼学生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关键词】以写促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142-01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的具体含义
        (一)学习语文的关键步骤之一:读
        读,就是读书,在语文上就是读文章。读文章主要包括的是对于文章本身的一些句子、段落之间的关系思路以及整个文章整体的认识。通过不断的对文章深入的阅读,就可以让自己在语文上的阅读和解题能力有所提升。此外,还可以进行课外阅读训练册的练习,语文终归是到回到解决问题上去,训练册的题目就是为了被解出的。因此,对于训练册的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训练册重点阅读的是自己做错过的题目,对做错过的题目进行反思的总结,并且不断地去吸收和增加经验,让自己在日后的过程中尽量去避免这些问题。
        (二)学习语文的关键步骤之二:写
        写,就是落实到实处。对于语文问题,写出并解决才是最终的目的。有些语文问题看起来简单,但是实际上到写这一步骤往往会出现问题。写,是对于思考过程的一种更加具体的表现。在写的过程中,也是需要考虑许多的问题的,首先是规范的问题,语文问题的解题时需要规范的,越规范做题时的思路也就更加的清晰。而且语文作为一门需要实践的学科,光想光看是完全不足够的,需要进行写,将自己的想法还有自己的思路以及解题的过程都要落实到实际上,这样才能够将整个语文问题的解决思路完整的绘画出来,才能够真正形成自己想法,从而进一步的去提升自己的语文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小学语文进行读写结合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训练学生读和写的能力,增加了教师对于教学投入的精力,同时对于学生来讲,能够接受到来自更加有趣的上课模式也是一种有利于提高自身能力的好方法。学生们对于加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会更加有兴趣,学生对于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会感受到好奇,因此,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有帮助的,同时,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下,能够让教师更有目的进行教学,还能够有效地保障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发挥学生才能
        “因材施教”是现代教学所提出的重点目标之一。要多去观察不同学生所体现出的不同特性,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再进行有目的的教学和培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使用具体文章作品会使学生学习的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于文章作品的赏析过程,可以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学生会更加认真地去思考,去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也就更能发挥出学生本身的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的增加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促进智力发展
        通体不断引导学生提升读和写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获得智力上的发展,可以使学生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训练。通过根据学生本身能力的训练,更加突出学生在阅读上的天赋和能力,教师积极去引导,会使学生在课上越来越积极,更有参与感,同时在这个不断地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智力资源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教师、学生和家长来讲都是一件很好的教学方法,既能保障解放教师教学困难,同时还保障了教学效果。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具体指导策略
        (一)成立课外阅读小组
        要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学生的合作学习方法,那么利用群体监督的作用。课外阅读可以考虑让班级同学齐心协力一起举办,全员参加。例如每个人把认为是最好的一本书推荐出来,然后再班级创办一个读书角,把所有人的书都放到读书角,然后派遣专门的人进行书籍的借出借入以及保护,对及时借走的书籍进行及时的登记,并限定日期,每隔半个月进行一次课外书籍阅读的小交流,让同学们不但拥有课外阅读的输入,同时将其进行内化之后进行课外阅读内容的输入,保证了输入也保证了输入。 由于有了时间上的限制,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会更加注重效率,阅读量有了保障,自然对于阅读的质量也就有所提升。阅读量上去了,对于阅读也会更加的感兴趣,随着阅读量的上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自然也就有所提高。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创立课外阅读小组是一种很好的增强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方法。同时,小组成员要相互监督小组成员是否是有效的进行了阅读,并设定每一周的周五下午进行阅读分享的交流,让成员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督促学习的氛围。如果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也可以向小组成员请求帮忙。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一种既相互监督又相互合作的氛围,对于小组成员每个人的成长和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
        (二)写阅读观后感
        写读后感的目的主要是有两点。第一点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完一篇课文之后进行有目的的反思,去思考文章好,好在哪里。哪里的修辞用得好,哪里的结构用得好。去思考作者是如何进行构思的,怎么进行文章的立意以及怎么进行文章的布局等这些问题。学生在有意识的思考这些问题之后,自然就对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这个过程需要形成文字。在形成文字的过程中,就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水平,通过写读后感,学习别人的好的写作方法,从而可以让自己的写作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通过读后感,使学生在读和写的过程里面有深度的有机结合,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并同时增强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总结
        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和写的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是需要利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进行教学,确保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训练去提高读和写的能力。读和写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因此都是需要分别进行训练和培养的,同时要注意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去因材施教,尽可能的去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悦.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0(01):49.
[2]张翠芳.读中学写  以写促读——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12):1.
[3]幸霞.读中学写  以写促读——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J].读写算,2019(31):190.
[4]李会君.读中学写  以写促读——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J].考试周刊,2019(44):51.
[5]崔玉国.读中学写,以写促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指导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12):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