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2期   作者:黄美洁
[导读]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核心课程之一,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教育工作者们一直关注探讨的热点话题,随着“学思课堂”理念的广泛运用,且获取了不错的成效。那么,基于“学思课堂”背景,研究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意义显著,这对学生终生学习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黄美洁    石家庄市青园街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核心课程之一,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教育工作者们一直关注探讨的热点话题,随着“学思课堂”理念的广泛运用,且获取了不错的成效。那么,基于“学思课堂”背景,研究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意义显著,这对学生终生学习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135-01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数学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整体发展。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教育工作者们一直关注探讨的热点话题,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素质教育的践行使得当前教育教学理念获得不断完善创新。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简要谈一下对于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习热兴趣
        高效课堂顺利施行的前提与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激发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若是能对数学产生较大的热忱,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自主思考数学问题,实现学习质量的提升。对多数学生而言,数学学科是枯燥乏味、令人头疼的学科,特别是小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懒于思考,再加上本身理解与抽象思维能力不足。鉴于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积极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小学生不再惧怕数学。例如,教师可立足小学生认知水平与身心发展特点,将抽象数学知识具体化,降低学生对数学的畏难情绪,自主思考。像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即可创设生活情境,模拟小学生坐过山车的场景,随意挑选12名学生,排成6排,让学生说说、数数看总共多少个,以及怎么计算出来。多数学生都会说出2+2+2+2+2+2=12或是6+6=12的算法,当学生说出这一想法后,教师再引入乘法的含义,学生就更易理解了,且在生活情境模拟中,学生的心情更加愉快,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二、精心设置问题,培养思考能力
        小学生受年龄限制,自主思考能力相对薄弱。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立足数学教材的基础上,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减少学生的无效学习,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因为教室里粘贴了不少可爱的图片,图片皆按照一定规律错开排列着,教师就可充分利用这些成品让学生去观察这些作品,并询问学生这些作品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中又发现了怎样的规律?并将重复的图片做个记号。当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便会发现这些图片,是根据1朵花、1片树叶依次排列的。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课件,让学生再去看教材内容,说说小旗、人物的排列规律。在学生思考过程中,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注意引导学生用准确语言完整表述所思所想。然后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得出最终关于排列的规律。



        三、加强小组合作,活跃大脑思考
        作为教育者,必须要改变以往教师主导课堂的模式,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可思考与创造自我的空间,以激发学生思维创造力。而小组合作教学立足学生个性差异,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性格特征与特长等,将班上学生划分为几个平行小组,就某个问题或某一主题让各小组展开讨论探究,这种合作学习模式既有效锻炼学生合作与解决问题能力,更能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同时,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对学生做出明确要求:各小组组长合理安排每个组员的“工作任务”,每个组员开始任务前要率先记录自己的想法,然后在组长组织下分享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在倾听过程中要善于思考,并作适当补充与建议,待组员讨论完,组长收集组员想法加以整理,在班上分享。
        四、加强师生互动,营造和谐课堂
        教师要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与地位,不可再如同以往那般将课堂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教师问学生才答的模式,只会让学生对数学学科更加畏惧与厌恶,因课堂缺少了良好的师生交流,学生思维发展受限,要提升数学教学效率难度大。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应当只将注意力放在学习好的学生身上,而对那些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则采取不管不顾或是过于严苛的态度,应立足人本理念,关心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不时与学生沟通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灵距离,使学生更愿听从教师的教会指导,积极投入学习。另一方面,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通过游戏情景、生活场景模拟等来活跃数学课堂,让学生放松情绪。
        五、引导发问质疑,提升探究能力
        高效课堂关注学生自主思考,而思有所得的前提是学生敢于发问质疑,提出问题的过程必然是思考的过程,这对于活跃学生大脑,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意义重大。因此,教师教学时不可一味地给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反而要给足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以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当学生有了足够的质疑权与机会时,师生互动愈发频繁,课堂氛围也就调动起来了。
        六、增设实践内容,深化知识理解
        数学作为一门严谨、实用性强,且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若想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必须要重视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其化被动为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教师要避免让学生陷入题海战术中,过多的习题只会让学生成为“做题机器人”,思维不仅未能得到发展,更会受限,只会用数学知识答题,却无法将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与素质教育明显相悖。同时,教师设计数学作业时,更要关注学生对知识是否理解,是否能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不妨在日常作业中增设数学实践内容,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学会用数学知识去思索问题。
        总之,要想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必须践行好“学思课堂”,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新自身教学理念,发挥指导组织作用,为学生创设多元化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将课堂交还给学生。通过创设思维情境、巧设问题,加强小组合作探究与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增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统一,逐步完善数学教学方法,科学指引学生去思索与探究问题,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