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融合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2期   作者:喻婷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教育教学模式不断革新,促使学生在时代潮流中学习、生活和发展,更好地适应更科技化的社会。如今幼儿们生活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环境,青睐和依赖科技的程度越来越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各种手段能使教育教学活动变得五彩缤纷,对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大有帮助。

喻婷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曹营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教育教学模式不断革新,促使学生在时代潮流中学习、生活和发展,更好地适应更科技化的社会。如今幼儿们生活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环境,青睐和依赖科技的程度越来越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各种手段能使教育教学活动变得五彩缤纷,对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大有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育;区域游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134-01

        近年来随着科技实力的提升,我国教育行业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增加。各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对于多媒体设备以及相关教学理念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而幼儿园作为较为重要的学习阶段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我们的教学效率。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内幼儿阶段的教育中存在个别方面的不足,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有所不足,无法保证自身的教学质量,针对这个问题作者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帮助增加幼儿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建设。
        一、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其对于人们的帮助也在不断增加,同时人们对其的依赖性也在提升,各行业中对其的应用相继开展。以教育行业为例,现阶段多媒体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主流模式,为了提升同学们在课堂上的体验感,增强学习兴趣,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教育者们纷纷完善自身对于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力。而对于幼儿教育来说,这个时期的学生自身思维能力存在一定的缺陷,使用传统模式的教学方式无疑会造成同学们的思维逐渐固化,兴趣也会大大降低。所以完善幼儿时期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使我们当下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教育领域的现状分析
        1信息化教育意识淡薄
        常规的幼儿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借助一些挂历、卡片、材料等有形资源进行的,幼儿教师也习惯了利用这些传统素材去组织区域活动的指导方法,且认为使用实物来组织区域活动可以切实优化幼儿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能力,还担心信息化教学设备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健康,所以并不十分愿意使用信息技术来组织幼儿教育活动。而且,从领导层面来看,幼儿园的管理者普遍缺乏良好的信息化教育宏观管理意识,基本上都停留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与安装方面,并未带头去挖掘信息技术的多种功能、教育价值,且并未深入到幼儿教育实践活动中,没有利用信息技术去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在这种状态下,幼儿园的教职工人员也很难全面认识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作用,信息化教育意识薄弱。
        2信息化教育设备的利用率较低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投入下,有许多地区的幼儿园都构建了校园网,安装了电教设备,旨在改善幼儿教育环境,让幼儿教师积极组织信息化活动。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幼儿教师将信息化教学简单等同于制作多媒体课件,虽然教师会根据区域活动去制作优质、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但是也仅限如此,很少会开发电教设备的其他教育功能,直接影响了幼儿教育的信息化改革进度,难以适应当前新媒体教育需求的发展情况。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教育领域的运用
        1提高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比例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的应用潜力较大,可以进一步进行发掘,使其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助力。另外,根据每节课课堂内容的主题,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有助于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进行教育教学时,要增加信息技术的使用比例,注意幼儿教育主题中可以发掘的内容,并使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呈现全方位、立体化的资料,使幼儿课程更加新奇有趣,符合幼儿直观感知的认知特点。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幼儿呈现歌曲表演,让幼儿跟随视频内容,学习舞蹈动作。或者在讲述故事时,以大屏幕的方式为幼儿呈现故事情节或具体画面,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幼儿呈现一些科学实验,通过直观感知,了解更为丰富的外部世界。当然,教师也要结合具体主题,避免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
        2利用多媒体进行情景教学,提高幼儿创造力
        依据学前阶段幼儿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情景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动物的雨伞》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热爱小动物,理解动作,爬,飞,举,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相关的课件:森林里,下雨了,小燕子,小鸡,乌龟,瓢虫,松鼠,蚂蚁,青蛙都急得团团转,它们都在想办法躲雨。教师可以去试着提问幼儿,下雨了这些小动物要如何躲雨呢?有趣的多媒体画面会将幼儿带入到森林下雨的情景中,幼儿会发挥想象,开动思维,在教师引导下,模仿小燕子飞到树上,小乌龟缩进龟壳,小松鼠举起大尾巴躲雨的动作。然后让幼儿通过课件的内容讨论其他小动物该怎么躲雨,理解并模仿爬,飞,钻,举等动作。通过课件上小动物在雨中惊慌失措的神情教会幼儿热爱小动物,给小动物设计雨伞。从而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展区域游戏
        幼儿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游戏活动,区域游戏既丰富了幼儿的教学内容,也有利于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区域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一种欢快轻松的游戏氛围,比如可以播放一些欢快的儿歌,让幼儿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区域游戏活动。此外,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区域活动的要点,实现活动教学的目的,教师可以将活动的内容呈现在多媒体屏幕上,让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开展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和记忆,确定自己进行游戏活动时要做的事情和人物,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达到区域游戏活动的要求,以此实现教师活动教学的目的,最终实现“寓教于乐”。
        4利用信息技术协助教学评价
        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地记录,将其作为评价幼儿学习情况的参考标准。甚至还可以将其制作成短片,让幼儿对自己日常学习的状态有一个清晰地认知,促进幼儿的自讨自检。并且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家长也可以将其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家长,让家长能够适时地明白孩子的学习情况,以此促进家校的和谐合作。
        结语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使得幼儿的教育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对幼儿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所以幼儿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教学思维,充分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有效运用的作用,以此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教学策略,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幼儿教育的效果,以此实现自身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马佳丽,卢清.幼儿教育信息技术化应用的研究述评[J].教育文化论坛,2016(3):99-102.
[2]张晶,俞芳.幼儿园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综述[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