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畅游在诗词的海洋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2期   作者:蔡惠华
[导读] 古诗词承载着我们的文化记忆,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凝聚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古诗词是十分重要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古诗词教学,对于发展学生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并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让“学生畅游在诗词的海洋”这一主题,谈论研究了初中语文古诗词趣味教学的方法。

蔡惠华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第三中学  516400
【摘要】古诗词承载着我们的文化记忆,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凝聚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古诗词是十分重要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古诗词教学,对于发展学生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并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让“学生畅游在诗词的海洋”这一主题,谈论研究了初中语文古诗词趣味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趣味;初中语文;古诗词;导入;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159-01

        接下来,本文将首先分析初中语文课程中开展古诗词教学的意义,然后从趣味导入古诗词教学课堂,借助多媒体渲染古诗词教学氛围,引导朗诵阅读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等几个方面,对初中语文古诗词趣味教学的方法展开谈论研究。
        一、语文课程中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分析
        (一)继承民族的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涉及古人活动的许多方面。通过教学古诗词,能引领学生们走入古人的思想境界,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了解我们的民族,继承传统文化,深化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古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古诗词是凝练的文学艺术,是古代诗人情感和意志的表达,充满着意境美、思想美和韵律美,蕴含独特的审美情趣。通过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古诗词教学,可以熏陶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艺术之美的同时,知善恶、辨美丑。净化学生的内心,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文化修养。
        (三)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中国古诗词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尤其是一些经典作品,其构思巧妙、用词精妙、意境美妙,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作的灵感。在初中语文中通过进行古诗词教学,可以让学生借鉴前人的创作经验,模仿其构思、用词,感受其意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趣味教学的方法
        (一)趣味导入古诗词教学课堂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要想提高趣味性,应从课堂导入阶段入手,巧妙设计趣味的课堂导入,让学生们一开始就产生要想学习下去的兴趣。古诗词虽然有其精美、精妙的一面,但与现代文学作品创作有很大的区别,并且离我们生活的时代比较远。很多初中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一些理解上的困难,存在读不通、读不懂的情况,导致学习兴趣索然。如果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能把课堂导入设计的富有趣味,那么对于学生学习来说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迅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顺利进入古诗词的课堂学习。
        比如,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我们可以采用结合诗词表达的内容,采用故事背景导入的方法,来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教学为例,我们就可以通过北宋南渡丧失半壁江山的故事背景作为导入,讲述当时朝廷软弱无能、苟且偷安的状况,了解作者的抗金主张和本词的创作背景。利用这种故事背景铺垫的方法,会大大增加课堂导入的趣味性。让学生们随着诗词迅速回到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感受“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豪情壮志。体验作者力主抗金、收复中原满腔爱国热情,“了却君王天下事”却“可怜白发生”,报国壮志难酬的情感。
        (二)借助多媒体渲染古诗词教学氛围
        中国的古诗词充满着意境美,有的抒发情感,有的描绘美景,有的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很多经典优秀的作品都能让人浮想联翩,无限感慨,联想到美好的画面。但是在传统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之下,口传心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们学习古诗词感受其意境只能依靠着想象,有时很难准确感受和理解诗词,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而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而来的多媒体技术,随着其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给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也带来有利的变化。多媒体技术结合了音视频、光色、图像等多种元素,可以借助视频、音乐、画面给学生直接展示古诗词中描绘的景色。把想象与现实融为一体,大大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趣味性,并促进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古诗词的意境。
        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宋词,是北宋苏轼的代表作,全词围绕中秋的月亮展开形象的描绘。把对自己兄弟的思念之情上升到对待人生旷达乐观的态度,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在中国古诗词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本首词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直接展示中秋之月的美景,并搭配上舒缓优美的音乐展示诗词内容,能给学生带来美好的享受。让学生在欣赏美景中品读,体会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韵味。朗读感悟其内涵和作者的思想境界,使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三)引导朗诵阅读,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
        中国古诗词的创作讲究合辙押韵,阅读起来也是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充满着韵律之美。比如,古诗有五言、七律,古词更是有多种风格和形式的词牌,无不是按照一定格式和韵律创作的。因此,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趣味性,还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朗诵中,去感受和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比如,初中语文教材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感情真挚,既对友人关怀表示的感谢,也表现了诗人乐观的精神,颇具艺术感染力。本首诗就具有七言律诗的典型特征,韵律感很强,阅读起来押韵合辙、朗朗上口。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本身不仅韵律感十足,而且还是千古名句。在教学中,应带领学生反复朗诵阅读,体会其韵律之美,并让学生深刻感悟诗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古诗词趣味教学,应从趣味导入、多媒体渲染氛围、引导朗诵阅读等多个方面,引领学生在诗词的海洋中畅游,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晶.畅游诗词海洋  溅起趣味浪花——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下),2017(04):51.
[2]王红英.“趣”径通幽——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趣味策略[J].甘肃教育,2017(02):101.
[3]朱智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趣味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3):86-87.
[4]李小军.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趣味诗词教学[J].课外语文,2017(05):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