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幼儿阅读兴趣培养探究 魏雪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2期   作者:魏雪
[导读] 在这个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学前教育也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其中,阅读兴趣的培养与分析是比较重要的。阅读可以引导孩子发展智力,开阔视野。学前教育的主体是心智尚未完全发育的儿童,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特殊的引导,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探讨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找到了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适当方法,其意义重大。

魏雪    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中心幼儿园  山东  聊城  252321
【摘要】在这个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学前教育也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其中,阅读兴趣的培养与分析是比较重要的。阅读可以引导孩子发展智力,开阔视野。学前教育的主体是心智尚未完全发育的儿童,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特殊的引导,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探讨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找到了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适当方法,其意义重大。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阅读;兴趣培养;培养意义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187-01

        在多媒体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有一定程度的突破,教育也不例外。学前教育作为普通人教育的起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前阶段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阅读不仅可以丰富知识,而且有助于形成独特的理解思维。幼儿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这一点,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属于从小培养的计划,可以再往后为幼儿打造一个良好的思维发展空间。
        一、学前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一)早期的阅读兴趣培养可有效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
        阅读是启迪智慧的过程,学龄前儿童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这一阶段阅读兴趣的培养能有效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孩子在日常阅读中,会问一些好奇和困惑的事情,由家长或老师来解决问题。在这一阶段,孩子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早期阅读可以促进儿童逐渐形成认知,进而开始思考,促进思维能力的锻炼。
        (二)早期的阅读有益于幼儿丰富认知
        阅读是一个开阔视野的过程。学前教育书籍大多是图文并茂的书籍,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丰富的知识。因为孩子接触的东西少,书的内容很容易吸引他们。吸引力产生的好奇心会引导孩子继续阅读。而且书上的知识包罗万象,孩子们可以从中得到各种各样的知识。
        (三)早期的阅读可以培养幼儿的独自思考能力
        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阅读往往是在家长和老师的陪同下进行的。孩子和家长、孩子和老师形成了沟通的桥梁,初期互动频繁,因为家长和老师指导阅读。如果有问题,老师和家长应该回答问题。随着阅读的深入和时间的延长,孩子需要逐渐学会独自阅读。教师和家长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同时,可以安排相应的阅读作业。阅读后表达你的感受。这个时候,孩子的独立能力增强了,孩子们可以自己总结一个故事,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孩子们进一步思考,思考不仅停留在阅读阶段。因此,早期阅读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早期阅读促进幼儿语言方面的培养
        在早期教育的阅读阶段,孩子们可以通过文字和图片来理解书籍的意义。同时,在这一阶段,儿童口语能力的发展最为迅速。孩子们开始认识到音色和其他东西,并开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可以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口语能力。同时,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在学前教育的阅读中,孩子们会通过书上的语言和图片形成自己的理解,然后逐渐开始绘画和模仿自己。因此,这一阶段可以促进儿童的书面语言学习。



        二、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措施
        (一)合理利用绘本
        在学前教育中,孩子们更年轻。用绘本通过绘画和写作来传达儿童的意义,通常绘本很容易理解。因此,大多数家长和老师选择绘本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在选择绘本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绘本的合理性。教师需要选择图画和文字比例合理的绘本。画太多的绘本会使孩子只注意浏览图画,而不注意文字学习。但文字过多的绘本会因为孩子的思维尚未成熟而不感兴趣,这将大大影响孩子的阅读效率。教师不仅要选择正确的绘本,还要合理使用绘本,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例如,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教师需要不同阶段的教学指导。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老师需要更多的引导,多选择绘本,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师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选择合适的绘本,同时,适当减少陪读时间,让孩子学会独自阅读、独自思考。
        (二)运用形式丰富的阅读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创新的阅读指导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幼儿园里任何东西的摆放都有其原因和用途。走廊上的指示牌告诉孩子们走路的路线,餐馆里的牌子告诉孩子们吃饭不要说话。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暗示物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例如,在阅读空间,老师可以张贴阅读要求的贴纸,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告知孩子阅读要求。同时,在生活和学习中,多问孩子有关符号的含义和符号,帮助孩子建立个性化和理性的世界认识。在学前教育中,合理的阅读指导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三)进行实际活动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养成
        除了绘本、指示牌等实际物件,教师也可以通过实际活动来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养成。在日常活动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相关指示牌,说明内容由自己制定,风格和材料也是孩子们自己选择的。制作完成后,向全班幼儿展示。同时,教师也需要解释激励政策。对于合理、有创意的标牌,可以在幼儿园张贴、悬挂。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儿童对活动的兴趣得到了提高。孩子们还会参考相关的图画书和资料,然后制作指示牌。同时,新的激励政策使孩子们有了开展这项作业的动力,极大地提升了孩子们的实践能力。这样的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孩子的技能,又在实践过程中塑造了孩子的理解能力。
        (四)举办阅读交流节
        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往往是采用寓教于乐的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模式下,教师可以专门挑选一个日子作为阅读交流节,在这个节日里幼儿可以交流自己的阅读故事,幼儿之间也可以交换自己的绘本。这种节日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阅读的兴趣。
        三、结语
        学前教育是儿童学习的开始,这一阶段无疑是特殊的。对于心智尚未完全发育健全的儿童来说,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并能学到很多沟通技巧甚至生活技能,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这样,也有助于培养今后的阅读习惯。学前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想方设法提高和激发孩子的阅读能力,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立川.探究绘本阅读中幼儿的个性化阅读[J].才智. 2019,(36):69.
[2]张开莲.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培养的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32):65-66.
[3]蒋薇.城乡3~6岁幼儿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 2019,(98):238-242.
[4]邱焱丞.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阅读环境的创设[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10):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