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导教育法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2期   作者:李鑫
[导读]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给高中教师的班级管理带来难题。本文分析疏导教育法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探究如何在高中班级管理中更好的运用疏导教育法。

李鑫     河南省实验中学  450000
【摘要】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给高中教师的班级管理带来难题。本文分析疏导教育法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探究如何在高中班级管理中更好的运用疏导教育法。
【关键词】疏导教育法;高中班级管理;高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182-01

        引言
        由于青春期带有叛逆性,因此,在高中班级管理中,“严师出高徒”的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教师管理需要。只有正面疏通、启发式教育,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并且加以改正。
        一、疏导教育法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一)减少学生的叛逆心理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叛逆是他们现阶段主要的性格特征[1]。如果对高中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严厉批评,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叛逆心理加剧,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会适得其反,让问题更加严重。在班级管理中进行疏导教育法,可以让学生不同教师对抗,减少叛逆心理。从而认真考虑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改进自身缺点。
        (二)提高班级的向心力
        对于高中班级,班级向心力是十分重要的。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都十分大,如果教师对学生的管控十分严格,在学生犯错之后,严厉批评,学生在长期的压抑之下很可能会伤害班级内其他的同学。因此,教师在高中班级的管理过程中,运用疏导教育法,可以最大程度缓和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教师的批评。从而会让班级氛围更加轻松与和谐,提高班级的向心力。
        (三)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能不能有序开展,因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学生进行配合的[2]。在班级管理中实施疏导教育法,可以避免学生在教师对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产生抗拒心理,进而不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另外,对于经常运用疏导教育法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班级,学生和教师的关系经常是平等和谐的,这会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在高中班级开展疏导教育法的具体做法
        (一)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善教师形象
        由于疏导教育法是由教师开展的,因此,要想在高中班级中更好地开展疏导教育法,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一个和蔼可亲的教师形象。
        以我校教师李教师为例,李教师为我校今年刚刚招进的青年教师,所负责的班级是我校出名的问题班级,学生学习习惯十分不好,经常在课堂上说闲话、打闹。


李教师刚刚接手该班级时,认为该班之所以成为问题班级,是由于上一个班级负责教师管教不力导致的。因此,他以更加严厉的态度对待该班同学,经常吹胡子瞪眼。可是,该班学生的不良习惯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变本加厉。经过李教师反复实验和调查,他发现当自己的形象是和蔼可亲的时候,该班学生就会接受李教师的教导,班级风气会改善很多。如果自己的形象是严厉的,该班学生就会变本加厉,班级风气就会转坏。因此,李教师彻底放弃之前的严厉教育法,改为疏导教育法。在该班学生犯了错误之后,不会立马展开批评,而是会暂且搁置,再找犯错的学生单独进行疏导教育,以和蔼可亲的态度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李教师所在班级的风气由坏转好,近期还评上了优秀班级。班级学生和李教师的关系也密切了很多,在课堂上十分配合教师的教学,学习成绩进步明显。
        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像一个家长[3]。如果在学生犯错时,这位家长的形象是十分严厉的,对其所犯的错误大力批评,学生就会产生抵触心理,不仅不会按照教师的想法纠正错误的行为,还有可能会为了让教师生气而变本加厉。如果这位家长在学生犯错时的形象是和蔼可亲的,用亲切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师的关怀,按照教师的想法纠正自己的行为。因此,想要在高中班级中更好地开展疏导教育法,教师必须要转变教育理念,改善教师的形象。
        (二)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疏导
        教师在对高中学生进行疏导工作时,不需要仅仅依靠面对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还可以利用各种媒介对学生进行疏导。
        例如我校高三教师王教师,他所教班级的学生由于成绩进步不明显,又面临高考,心情普遍低落。再加上模拟考试成绩普遍不理想,班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短时间内骤然下降,课堂气氛十分压抑。为了舒缓学生们的心情,让学生们重新树立对学习的信心,王教师运用现代自媒体技术,创立了一个“夸夸群”。其具体运作机制为将所有学生拉入到一个微信群中,在放学之后,由李教师对本日班级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夸奖,并且对其他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学生之间也可以对当日其他同学的帮助表示感谢。通过这样的方式,王教师所在班级的学生又恢复了自信,班级气氛也活跃了起来,师生关系也更加融洽和团结。
        高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于大,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的状态,对于他们来说,教师就是调节他们的神经的调节器,帮助他们回归放松心态[4]。因此,高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疏导法时,要注重对学生投入情感,让学生认清自己的价值,不过分沮丧和气馁。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过度关注成绩,以更加放松的心态迎接高考,面对未来。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成绩并不是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是品格。这也是疏导教育法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品格,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
        结论
        总而言之,无论如何进行疏导教育法,教师都要坚守一个基本点,那就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以亲切的态度对学生进行疏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善意。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敞开心扉,改正自己的错误,让自己更加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吴伟,张枫.疏导教育法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学苑教育,2019(21):7.
[2]杨美.疏导教育法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教书育人,2018(13):75.
[3]李春婷. 疏导教育法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4]王晶宇. 疏导教育法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