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创设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2期   作者:张丽丽
[导读]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需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对美术学科产生兴趣,并应注意运用情境教学。美术情境教学以美术教材为纽带,通过图画在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角色体验情境、游戏比赛情境、网络拓展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六种方式的综合创作,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获得感知与情感,进而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灵感,为学生学习知识和积极思考搭建桥梁。美术知识的教学和技法的训练都嵌入到生动的情境中,学生主动学习,效

张丽丽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翠绿小学  福建  三明  365050
【摘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需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对美术学科产生兴趣,并应注意运用情境教学。美术情境教学以美术教材为纽带,通过图画在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角色体验情境、游戏比赛情境、网络拓展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六种方式的综合创作,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获得感知与情感,进而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灵感,为学生学习知识和积极思考搭建桥梁。美术知识的教学和技法的训练都嵌入到生动的情境中,学生主动学习,效果良好。
【关键词】小学美术;情境教学;创设路径;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216-01

        情境创设是一种心理场的创造,它可以激发动机、驱动情绪、暗示归纳、引发移情、深化体验。小学生在进入各种有趣生动的情境后,可以很容易地调动大脑皮层占主导地位的兴奋中枢,激发强烈的创作动机和积极的情绪,从而积极参与到整个艺术活动中,仔细观察,深刻体验,积极动脑,充分想象和创造,产生各种创意和创意,进而创作出原创性和意想不到的优秀作品。
        一、创建氛围情境,打造专用教室
        创造一个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让学生一走进课堂就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无疑是把学生的思想情感转移到课堂教学中去的好方法。特色教室的布局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固定模式,放权化,让师生和谐互动,凸显了平等、快乐、愉悦的课堂文化氛围。因此,情境可以在任何地方产生,也可以为学习提供无限的创造力。一是建立学生的自主空间。孩子们的艺术空间孩子自己设计、自己布置、自己描绘,我的地盘我做主,孩子的主动参与是专用教室处处体现处童话梦境的艺术氛围,在参与过程中体会着创作的艰辛和劳作的快乐,体味着艺术的魅力,增强了自信心和荣誉感。二是创建了一个安放学生心灵的空间:一个小小的美术馆,是一个浸润心灵的地方。美术专用教室的打造遵循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而实施,新、奇、艺成为一种风格,主体明显、色彩艳丽、造型夸张、作品稚嫩,所有元素形成艺术的磁场效应,让孩子“哇”声一片,来了就融入其中,自觉在“情境”中思索创作。这就是吸引就是共鸣,比说教来得自然来得猛烈,情境自然而然的发生。
        二、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学生发现
        爱好游戏是童年的一种自然本能。在游戏中,孩子们快乐、舒适、和谐。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甚至忘记了自己。他们迸发出活力和创造力。艺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习如何欣赏美,运用技能和能力去寻找美,以品位服务生活。游戏的植入和材料的使用是让孩子们在困难面前直接解决艺术观察方法和技能问题的较好解决方案。学会观察、学会理解、学会比较、学会去分析物体才是我们要孩子真正领会的东西。而这领会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教师须珍视儿童因为游戏生成的情绪,因势利导,让孩子在渲染着趣味的学习环境氛围中,进一步生成学习的内驱力。



        三、使用情境化语言,引导学生感受
        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通过语言对儿童的认知、情感进行调节、支配和暗示,具有主导性、形象性及可知性。教师的语言运用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绘画是件开心的事情,孩子的作品就是线条的弯弯曲曲、就是色彩的肆意碰撞,不谈技巧,也没有技巧。在学生作画过程中,教师要实时提醒:如何涂色、如何配色、如何画出感觉;轮廓可以用铅笔去打型,但要轻轻的、轻轻的……课堂中总会遇到再三提醒但依旧我行我素的孩子,再次提醒就变得尤为重要:造型要注意前后、大小、胖瘦、高矮的布局,胆子要大,放开来画;涂色要细心更要有耐心,不能全部用面来涂,要注意变化,点有大点、小点、三角点、自由点……四季的变化是最好的生活教材,适时的提醒会让孩子感受到不一样的色彩。春天是用绿色系列来表达的,绿色有深绿、淡绿、淡绿、翠绿,绿色是冷色系列的,是表达生命的颜色,是万物苏醒的季节;夏天的色彩是红的,热热的,是暖色系列的,代表颜色是红色、大红、深红、橘红等等,红色也代表热情喜气;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黄黄的梨子、金灿灿的稻谷、满山遍野的草坡树叶,黄色是温暖幸福的颜色;冬天是蓝色的(白色的),冷冷的、静静的,冬天特别需要阳光特别需要温暖。屋顶的袅袅炊烟、御寒行头……用心感受,色彩有了生命,课堂也就有了生命。
        四、创设酝酿情境,激发学生潜力
        一幅作品需要酝酿、引导、示范、构思,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和孩子在一种融洽的、共同震荡的“课场”中完成。教师、孩子需要共鸣,需要老师变成孩子,孩子变成老师,老师要装不懂,让孩子来教你实施。良好的课堂能让孩子放松,思维得以驰骋。要形成这样的课堂效果,教师须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孩子的兴趣点,画什么他们能感兴趣,什么样的造型孩子能入手快,用什么样的涂色方法能出好的效果,同时也能培养自信、果断、细心和持久力。这就是备课时的“酝酿”,酝酿之后要有计划的落实,如何一步一环的展开,让孩子在无形中融入你预设的课场中。我喜欢跟着季节的步伐去思考绘画的主题,结合美术书本的学习要求,但不照搬书上的课例,罗列章节后重点解决一个方面的侧重点,比如是认识色彩为主线的或是手工创意为主线的,那我准备的课例就是围绕其来实施。孩子除了喜欢大型动物狮子、老虎、狐狸、大象、熊猫、狗、猫之外,还喜欢生活中常见的昆虫之类的小玩意:蝴蝶、各类甲虫、螃蟹、龙虾之类的,每一个物件便是一个故事,一个作画的素材。到了夏天龙虾上市的时候,我常常会和小朋友们来和龙虾约个会,课堂上:玩龙虾—赏龙虾—评龙虾—老师示范龙虾—龙虾一家的故事—学生创作龙虾—展示龙虾主题作品,环环相扣,创意无限。
        总之,创设美术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科学合理的运用才能因地制宜地发挥最佳的课堂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引入这种局面并不是目的,孩子进入情境后,要充分利用孩子的感受和情绪,帮助他们了解绘画技巧和语言,让学生真正得到收获。同时我们也要防止表面轰轰烈烈的课堂假象,警惕表面的热闹,要始终遵循情境教学最优化的两条标准“效率要高,耗费要低”。
参考文献
[1]冯珍.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方法[J].学周刊,2020(2):138-139.
[2]孙芳.情景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6,(06):229.
[3]陈月明.小学美术教育课堂教学创新方法探究[J].教育观察,2019,(02):132-133+140.
[4]洪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02):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