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方式的转变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2期   作者:孔令臣
[导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促使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小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生未来的人生价值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可以促进他们多方面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孔令臣    德州市陵城区宋家镇中心小学  山东  德州  253511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促使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小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生未来的人生价值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可以促进他们多方面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学习方式;转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205-01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育。小学阶段是学生产生自我价值观最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因为欠缺丰富的社会经验,树立社会道德与选择个人价值的时候都需要老师主动指引。小学教师不但需要给学生讲解教材知识,而且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法治以及道德观念,帮助学生创建正确的人生观,这是学生持续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思想保障,也是学生成为人才的前提。
        一、围绕教学重点,导入答疑解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包含一些相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理论性、专业性的知识点。在传统说教式教学模式下,给学生学习和理解带来一定难度,也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需要教师借助微课短小精悍、生动富于趣味的特点,通过融合视频、图片、音乐、文字等多种功能,生动呈现教学重难点,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消化和吸收知识点。《快乐过新年》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微课展现我国各地过新年的不同习俗和特色活动,使学生了解各地在欢度新年时的民俗文化及基本礼仪,并透过不同的活动形式,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微视频中,可设计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作为介绍各地新年文化习俗的形象代言人,并导入相关知识点:各位同学,大家喜欢过年吗?你知道各地过年时都有哪些不同的文化习俗吗?为什幺过年时我们每家都要贴春联,春联代表着什幺丰富的寓意呢?大家在过年时都会收到红包,你知道这其中的寓意吗?再由卡通代言人配合动画进行生动讲解,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了教学内容。
        二、借助信息化技术创建活动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伴随时代进步,信息技术普遍运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在每个行业都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活动情境主要是指为学生创建一个适合开展学习的相关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促进学生有效理解知识,使学生的学习品质获得提升。信息化技术可以凭借声音以及图文进一步吸引学生,推动学生理解知识,借助信息技术有效创建活动情境,实施课堂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积极地开展学习。于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进一步创建活动情境,比如,在《天气虽冷有温暖》的教学中,老师在网上收集打雪仗的视频以及与冬天雪景相关的图片,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呈现给学生,为学生创建冬天生活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关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开展学习,指引学生对视频以及图片进行观察,探究冬季的特点,对学生探究知识习惯进行培养,使学生充分理解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法治以及道德意识。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当前教学领域中,对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本知识知识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就可以充分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道德与法治课堂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当然,教师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应该切记不要盲目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技术,而是应该注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所教学的内容合理的使用,只有这样才可以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四、结合现实生活开展教学,使学生充分运用知识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的范围很小,于是更加熟悉附近的一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师如果可以将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开展教学,就可以让学生愈发直观、有效地理解知识,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使学生可以巧妙地使用知识,提升学生的法治和道德意识。如,在教授“分享真快乐”这节知识时,笔者便向学生展示了一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听的歌曲——《幸福拍手歌》,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这首歌的节奏进行拍手。这首歌的曲调轻快,能够营造快乐的氛围,学生能够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变得更为快乐。然后,笔者便会开展一个“礼物设计与分享”的活动。笔者会向班级上的学生分发多样的生活素材,使得学生能够根据笔者所分发的生素材,进行礼物的设计。当学生做完属于自己的礼物后,笔者便会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礼物进行交换。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积极地进行了礼物的制作和交换,不仅感受到赠送礼物的快乐,也感受到了受到礼物的快乐,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本节的知识,使学生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
        五、积极开展小组学习,建立小组互助体系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做到面面俱到,顾及到全体学生,防止个体被忽略。比如,针对现在大家争议的“看见一位老爷爷摔倒在马路上该不该去扶”的问题,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小组,正方阐述扶的原因,反方说明不该扶的道理。正反两方经过讨论,教师针对双方的结果进行深入剖析,给出正确的观点,从辩证的角度出发看待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当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挺身而出。在小组探究中,教师能准确知道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解决,通过小组互助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不仅是当代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还是学生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的内在需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有趣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和新的教学情境,真正发挥学生课堂主人翁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独立、高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俊英.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方式的探讨[J].才智,2020,(18):216.
[2]陆惠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江西教育,2019,(18):41-42.
[3]韩帆.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10):252.
[4]刁玉梅.打造儿童语境 建立童趣课堂——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童趣课堂的构建[J].教育观察,2018,(22):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