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组视域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文本建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雷洪芬
[导读] 群文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育教学的一种创新性思维模式,要求将同一单元或同一体裁的文章放到一起,也可以将一些课外的文章引入其中,实现文本群的集合与构建,将传统以往的服务于某一主题提升的教学转变和提升为服务于某一议题的教学,带动完整的连续性文本的构建,为后续文本群后阅读容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个过程中能够强化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帮助和引导学生实现阅读速度的提高、良好阅读方法习惯的掌握,让学生在阅读

雷洪芬    贵州省习水县醒民镇中学  564621
【摘要】群文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育教学的一种创新性思维模式,要求将同一单元或同一体裁的文章放到一起,也可以将一些课外的文章引入其中,实现文本群的集合与构建,将传统以往的服务于某一主题提升的教学转变和提升为服务于某一议题的教学,带动完整的连续性文本的构建,为后续文本群后阅读容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个过程中能够强化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帮助和引导学生实现阅读速度的提高、良好阅读方法习惯的掌握,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与提升。本文主要对单元整组视域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文本建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单元整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文本建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20-01

        引言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强化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文本的深入研读和有效钻研,在积极主动的思维运转和情感活动之中,深化体验和理解,更好地进行思考和感悟,获得情感的熏陶、思维的启迪与审美乐趣的充分享受。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以单元的形式进行内容编排,每一个单元之中往往包含着特定的教学知识能力点,单元教育教学的目标在于强化单元知识内容能力点的全面统领,整合教学难点与重点内容,将散落于各个阶段的进程性教学目标同贯穿于各个单元整组教学的核心目标有效统一起来,从而更好地助力语文阅读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强化单元整组关照意识的提升
        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结合初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单元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教材中各个单元的知识通常是序列性的,其逻辑体系的价值性也比较明显。基于此,在文本群构建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要求和标准实施,以文本群构建难度为依据开展深入细致的分析,助力文本教学效果的提升。另一方面,文本群教学过程中要深度分析单元整组教学。由于单元教学时间相对有效,以单元整组教学为形式能够有效防止和避免单元组和教学篇之间脱离问题的产生,在确保有效教学的基础上,实现单元整体教学课时的缩减。同时文本群的构建应当为单元整组所服务,以单元整组为基础合理分析评价标准,让教学变得更高效,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单元整组阅读知识进行关照,还要把握好重点,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关照角度,针对单元知识的特点开展深度分析,每一个单元知识的特征要对文本的主要思想进行集中体现,还要对文本外的口语交际内容、单元导语知识等进行展示,借助不同单元语文知识的整合,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文章的阅读,对不同单元知识的精神和思想进行掌握。比如,在进行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其五)》这五首古诗的内容和思想进行充分比较,对单元古诗的内涵和意境表达差异性进行感受,对作者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进行体验,这样通过分析与对比,学生就能够对古诗的书写结构、精神表达差异性进行感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作者的生活年代和古诗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古诗词的相关内容,实现课外知识的链接与拓展。



        二、强化多元形态文本的选择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组文策略实施中,教师要认真分析阅读素养要素构成,将文本分为不同的形式,在多样化文本组合基础之上实施群文阅读,让学生开展连续性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将多重文本知识和混合文本内容提供给学生,由于阅读学习时间相对有限,教师可以将信息密集、体积较小的文本群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固定时间之内实现群文阅读的完成,并将其作为常态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样的多元形态文本阅读可以在构建之中进行展示。而聚焦式构建则是课外阅读文本的构建,链接式构建则以文本群回顾拓展为依据进行实施,立体式构建则是资料文本群的建立。由于各个文本群构建过程中都涉及到片段、标题和词组内容,教师还可以强化活动内容的增加,让学生了解和分析广义文本知识。教师要对教材中的多元文本进行格外关注和重视,让学生对本文思想和内容进行深入把握,强化教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分析和整合经典资料。比如,在进行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其中包含了《藤野先生》和《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等几篇文章,教学中教师可以整合文章资料,使之形成精悍短小文本群的构建,还可以对文本群的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阐释文本群之中文章的背景与来源,从整体上对文章进行概括,从呈现形式上分析内容,理清文本群的典型及其点面的特征,组织学生结合实际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强化初中生阅读兴趣激发,实现基于文本群的深度理解。
        三、强化生本资源增加的关注
        生本资源的合理增加主要指的是学生实际阅读开展过程中基于生成性结果的分析,将其引入到文本群资源的构建之中,由于生成性成果较为形象和具体,其价值也非常明显。文本群之中包含了多个文本,构建之后教师要及时将其提供给学生,强化学生阅读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提升,带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从阅读教学的本质看,其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达成共识的过程,这一知识的建构中,需要关注生本资源。比如,在进行单元整组视域下的文本构建之中,教师要注重将适合的文本内容挑选出来并提供给学生。比如,在进行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中,在进行《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的教学完成之后,在学生充分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将《红星照耀中国》《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文章提供给学生,教师和学生全方位参与其中,强化学生群文阅读的实施,助力单元教学预期目标的有效达成和持续深化。同时,教师还应当注重构建立体式文本,分析教学资料,并引入写作教学,让学生结合文本阅读开展写作,实现生成型文本的提供,还可以让学生自主性地进行相关内容和文本资料的搜集,结合内容分析相同主题,深度解读材料,实现文本群构建过程中的资源整合。
        结语
        综上,单元整组视域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文本建构中,教师要注重强化单元整组关照意识的提升,强化多元形态文本的选择,强化生本资源增加的关注,助力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意平,薛调霞.单元整组视阈下群文阅读文本群建构的实践策略[J].学周刊,2019(19).
[2]樊静.群文阅读视域下文本资源有效整合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8(3).
[3]刘娅.单元整组视阈下群文阅读文本群的建构原则[J].语文天地(高中版),2020(5).
[4]韩梅波.单元整组视域下文本群的形态与建构[J].语文教学(初中版),2017(10).
[5]王伟.初中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