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王彩珍
[导读] 当下,随着人们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身体素质和精神素养,而小学阶段既是人生的基础塑造阶段,小学生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在这样的条件下,小学生的体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新课改下教育教学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体育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骨骼肌肉生长,促进其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学生体质,还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使其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调节人体

王彩珍    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518110
【摘要】当下,随着人们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身体素质和精神素养,而小学阶段既是人生的基础塑造阶段,小学生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在这样的条件下,小学生的体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新课改下教育教学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体育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骨骼肌肉生长,促进其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学生体质,还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使其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调节人体紧张情绪,引导和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信心和价值观,使其在融洽的氛围中实现健康与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终生体育意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03-01

        而学校体育作为终生体育的基础和关键,是指学校引导和教育年龄处在6-22岁之间的学生进行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全面性的身体锻炼,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并引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及相关技能。是养成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也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和主要时期。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课不受重视
        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制约和影响,很多学校对体育教育并不重视,从而导致学生的思想观念里,运动成为一种贪玩的表现。
        (二)体育设施简陋
        受地区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因素影响,很多学校体育设施极为简陋,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也对体育教育的开展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
        (三)教学观念和方式落后
        由于教师教学过程死板没新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充分调动起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二、终生体育意识的重要性
        终生体育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最早来源于终身教育,而终身教育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由国外的继续教育专家朗格朗提出的[1]。终生体育这一思想,一经提出就得到了许多国家体育学者的赞同,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完整且现代化的体育思想。
        (一)有利于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完善与发展
        学校体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实现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使学生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和意识,进而实现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要求,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我国的国情,为打造体育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首先,长期体育锻炼,不仅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改变人体骨骼的结构和性能,增强人体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以及韧性,减少人体的关节损伤,还能够增强人体心血管机能,改善血液循环[2]。其次,坚持体育锻炼,还能够消耗很多的能量,促进呼吸机能增强,提高人们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疾病的抵抗能力。再者,锻炼身体不仅可以改善人的情绪,也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树立健康的人生目标,培养人进取向上的性格的。


最后,体育锻炼还能够改善人际关系,丰富和发展人的生活方式,消除人们的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三、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方法
        (一)体育教师从自身做起
        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且有终身体育的意识,并且坚持付诸于实践活动中[3]。教师还要充分的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教学技能,不仅要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锻炼身体,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方法。再者,教师要不断适应新课改的变化与要求,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与特长,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教学中有所收益。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无论做任何事情,兴趣都是最重要的动力和源泉,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交流来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只有真正的去关心和爱护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才能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一定的基础[4]。教师还要和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即做良师又是益友,与学生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以此来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轻松愉悦的环境和新颖的教学设计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保障。
        (三)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
        教师课前应该做好准备,调整好自身教学心态,熟悉教学流程和环节,并且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运用自身的教学热情去引导学生学习,感染学生情绪。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言行得体,并树立起自己为人师表的威严,这样会让学生不自觉的产生敬重感、亲近感和信任感,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挥自身的魅力与号召力,为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而良好的体育环境和氛围才能达到更好教学效果,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意识与习惯。
        (四)培养学生自我体育意识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才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中之重。自我体育意识是自我意识的基本表现之一,要想实现学生的终生体育,首先就要养成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5]。意识是指人的大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反映,其包括感觉和思维等心理过程,那么体育意识就是指人对体育的感觉和思维等心理过程,是学生自己对待体育的思想,也是学生自我感觉、自我评价和调控心理的过程。自我体育意识作为终生体育的核心,只有被完全的树立起来,才能为学生的终生体育奠定基础,学生在此基础上,自觉的、有计划和目的的参加体育锻炼,学校体育教学才能最终实现学生终生体育的目的。
        结论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网络技术的更广泛应用,使得人们的脑力和体力得到更进一步的解放。而城市人口的更集中化,也使得服务行业更加的细化和完善,诸如此类的原因,使人们的身体更趋亚健康状态,人们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技术水平普遍下降。快节奏的生活,过度紧绷的神经以及严重缺乏的体育锻炼,很容易导致人体出现很多病变,这就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健康与生命,终生体育意识对人类的作用和影响可想而知。
参考文献
[1]倪正喜,赵彩霞.浅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措施[J].考试周刊,2020(86):117-118.
[2]周昊.大学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108-109.
[3]李孟.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8):66+69.
[4]刘珍芬.浅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148.
[5]郜荷花. 新时代下如何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意识[A].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中学教育科研学术成果集(2020年第三季度)[C].: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