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朱燕
[导读] 当前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被家长呵护长大,这就让一些孩子形成了自私的性格,缺乏合作以及分享的观念。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就要重视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采取有效的培养措施,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意义,进而提出了培养策略。

朱燕    荣县特殊教育学校  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当前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被家长呵护长大,这就让一些孩子形成了自私的性格,缺乏合作以及分享的观念。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就要重视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采取有效的培养措施,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意义,进而提出了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学生合作意识;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44-01

        新课改不断深化,小学体育教学开始重视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这对体育教学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加强培养学生的体育合作意识,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综合体育素养的提升,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意义
        合作意识就是个体对团队合作及其行为规则的认识以及情感,是个体出现合作行为的基础。该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受个体活动能力以及心理活力的影响。要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就要将其置于具体的合作活动中,共同完成任务和分享合作成果,一起承担责任。体育运动对我们具有重要影响,除了可以锻炼身体素质之外,还可以对个体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合作意识就是其中的一方面。体育包含很多运动项目,有很多运动都强调团队合作,比如,排球、篮球和足球等,这就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强的合作意识[1]。就体育教学方面而言,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而合作学习就可以有效的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合作意识和能力是当前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这就要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让他们学会借助团队的力量高效的解决问题,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2、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策略
        2.1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想在教学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就要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当前在体育教学中,有一些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缺乏兴趣,并未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得教学的效果受到了消极影响,不能提升他们的合作意识。对此,教师就要对教学的方式和内容进行优化和改变,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参与兴趣。教师要清楚意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自己则是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转变以往的观念和角色,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自主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明确定位教学内容。体育教学主要是运动,大多数都在户外教学,所以,教师在培养合作意识时,就要发挥出体育的内在精神,将其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2.2利用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所以,如果教学中的内容和方法单一,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实体育教学包含很多的内容和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不断的探索教学方法。体育游戏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和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有很多游戏需要多人一起参加,这样的游戏往往更加有趣,可以体现出其自身的价值,学生在游戏中需要相互配合,同时又存在竞争,可以让他们都参与到游戏中,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合作意识。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玩“两人三足”,每两位学生一组,用绳子将他们的一条腿绑在一起,比赛开始之后,几个小组最先走到终点的小组获得胜利。同学们开始接触游戏都会觉得很简单,但是在实际玩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有难度,学生若是没有掌握到规律,各自按照自己的步调走步就会让游戏进行不下去,甚至会绊倒。当学生要意识到合作后,就会相互商量对策,有的学生建议小步快走,有的学生建议一起喊口号,统一步调,之后学生在练习中就会发现有所改善,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的配合默契度也会提升,最后在竞赛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通过这样的游戏,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逐渐提升他们的合作精神。
        2.3多举办体育竞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体育竞赛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他们的潜力,同时对他们的合作意识培养也具有积极影响,学生为了获胜会尽自己的努力,通过合作高效的完成竞赛。通过让学生在组内分工合作,一起完成目标,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2]。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健美操编排设计比赛”活动,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供几首乐曲,让学生听完自己选择,乐曲难度要合理。之后各小组要结合自己选择的音乐的剧情和音调等,对健美操进行编排,并给教师展示,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观并做出自己的评价,这样的活动能够提升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再比如,教师可以在学校组织足球比赛,先是班级之间比赛,选择获胜的队伍可以代表学校和其他学校的队伍比赛,基于校内和校外的竞争比赛,可以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去,在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学生要想赢得球赛,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技术,还要队员之间的配合,所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可以加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2.4加强合作反思,提高合作能力
        要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就要注重合作反思,不然就会让学生的合作互动限制在表面上,无法体现在实质方面。要想有效的进行合作反思,就要对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合作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包括合作方案设计、过程、态度和成果等。教师要在思维层面引导学生,学生要自己分析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情况并做出评价,进而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提升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如,在多人多组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就要针对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做出评价和指导,例如,学生有没有注意安全问题、有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合作方案的落实成果等。除了教师评价之外,教师还要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小组成员间相互评价,让学生在合作中不断的积累经验,积极主动的进行反思,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提升他们的合作精神。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师要提升对学生合作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精心的设计以及组织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蓝家海.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团队意识的培养[J]. 才智,2017(12):59.
[2]雷强.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与团队意识的培养[J]. 新课程(小学),20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