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性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裴红梅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育运动学校由于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在开展文化艺术类课程的过程中同其他普通学校肯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为了适应新形势下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体校的音乐教育必须跟上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的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挥音乐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裴红梅    四川省三台县向阳中学校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育运动学校由于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在开展文化艺术类课程的过程中同其他普通学校肯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为了适应新形势下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体校的音乐教育必须跟上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的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挥音乐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音乐课堂;有效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38-02

        音乐是陶冶情操、升华灵魂的一门学科。进行音乐教育是引导学生认识审美的开始,也是审美教育的主题,更是新课标所培养的目标之一。因此,初中音乐教师要用尽一切可行的方法,把学生的各种音乐细胞调动起来,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各种韵律和节奏,去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美。
        一、致力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在初中音乐学习中的重要动力,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下功夫,让学生乐于学习音乐,感悟到音乐的魅力。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包括国内的优秀歌曲,还有世界各地著名音乐大家的作品,在优美的旋律之中感受美的因素,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提高的目标。其次,笔者在音乐教学中注重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并将其有效转化到音乐学习之中去。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基础是有差异性的,一些学生因为自身的身体因素制约,学习音乐的成效不够明显,对于这样的学生,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给予了更多的关心与鼓励,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在学生的内心产生强烈的影响,笔者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学生内心激发强烈的积极情感,并以这样的满足、兴奋等内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另外,笔者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还引入现代教学手段,向学生演示经典的音乐作品,以及视唱等方面的技巧,同时还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音乐方面的趣味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魅力。实践证明,采取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对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积极的帮助。
        二、通过指导学生倾听音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美的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美的想象是知识的源泉。”所以我把开启学生音乐想象力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对所有歌词的乐曲首先是听,在听的过程中去思索、去想象。如:在指导学生欣赏《苗岭的早晨》乐曲时,我设计了初听、分段听、再听“三步曲”,在老师的诱导下让学生边听,边看录象、插图,边联想。明朗清新的旋律把学生带到了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秀丽图景之中,晨曦初露、山峦起伏、松柏苍翠的苗岭,百鸟在山林中尽情欢唱,苗族同胞欢歌曼舞、愉快劳动的情景,仿佛置身其境,产生“音画”效应,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激发出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师要重视音乐课堂的教学设计
        丰富多彩的教学设计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能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接受音乐,并跟随教师一起进入音乐的境界。在音乐教师的精心安排和引导下,让学生可以准确把握音乐的各要素,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力和对音乐的感悟力,正确掌握音乐欣赏知识和技能。例如在进行《椰风海韵》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从台湾高山族民歌导入。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节台湾高山族的民间歌舞情境,让学生切身感受民歌的魅力,然后再让学生模仿歌曲进行演唱,最后教师再给出合理的评价。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观看、演唱和舞蹈等活动,调动各种感官来感受台湾高山族民歌与音乐文化之间的特色,在不同文化的意境中去感悟音乐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音乐素养。
        四、丰富音乐教学素材内容
        许多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固守教材、以本为本,这样的教学理念虽然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但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这样的教学理念显然是狭隘的,没有充分兼顾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本地区的音乐传统。笔者在教学中将各种有利于音乐教学开展的因素与资源融合进去,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有效地提高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首先,笔者精选了我国传统的民歌以及世界各地的部分名曲作为鉴赏内容,补充进音乐教学课堂,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完善与补充,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这些经典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充分领悟了音乐的魅力,对于提高学习兴趣方面显然有较大的帮助。其次,笔者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部分流行音乐作品的补充,有些教师认为流行音乐不能纳入课堂,其实这是片面的理念,在流行乐坛也有许多主旋律的作品,择其精华、去其糟粕,能够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些作品的加入,不仅活跃了音乐教学课堂,还对学生的审美观念产生了影响,蕴含了思想教育内容,一举两得。另外,笔者还结合本地区的音乐传统进行了部分内容的补充,不仅补充了唢呐、笛子等器乐内容,还补充教学了地方戏内容,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教学中能够灵活运用,对于提高音乐教学成效具有积极的作用。
        五、让学生多进行实践演练,更好地体验和感受音乐
        让学生多进行实践操练,引导学生调动全身的感官投入到音乐欣赏中去。让学生歌唱或演奏乐曲的主题和片断,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使学生的音乐思维得到充分的调动与发挥,更好地去体会音乐的律动和作品的内涵。例如,在讲授《瑶族舞曲》时,先播放音乐,接着让一部分学生用长笛和打击乐器演奏音乐主题,再让另一部分学生随着音乐的速度、情绪和节奏特点即兴舞蹈。同学们把课堂变成了一场瑶族的节日盛会,大家尽情地表演,尽情地歌唱,学生们的情绪高涨,整个教室变成了学生欢乐的海洋,同学们欢天喜地、翩翩起舞,此时此刻,定格在学生们脑海中的除了音乐,就是快乐。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谈谈实践课的感想,相互进行交流,也增添了学生对作品个性化的见解。
        教无定法,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只有老师大胆创新,准确地把握新理念,恰如其分地运用各种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新课程下的音乐教育,必将显示出勃勃生机。中学音乐教育处于整个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其教学中,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张娟妙.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0401.
[2]龙卫军.音乐教学中教材与拓展教学的思考.音乐天地,200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