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朗读”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吴淑英
[导读] 虽然我们的国家目前对于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在脑中根深蒂固,实行起来很难,故而国家就希望能够对人们的素质教育从小抓起,从而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能够在进行小学课程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就是要通过朗读的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内心涵养,所以本文主要从当前语文课堂的现实情况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对教师如何创新语文课堂提出具体的措施。

吴淑英   容县六王镇莲塘小学  广西  玉林  537505
【摘要】虽然我们的国家目前对于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在脑中根深蒂固,实行起来很难,故而国家就希望能够对人们的素质教育从小抓起,从而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能够在进行小学课程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就是要通过朗读的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内心涵养,所以本文主要从当前语文课堂的现实情况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对教师如何创新语文课堂提出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微朗读;小学语文;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31-01

        小学生的个性是十分活泼好动的,对于新鲜事物总能有激情与活力去探索,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微朗读”具体实践的时候就需要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不断地为学生提供类型多样的朗读环境,同时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善于学习一些与现代社会相符合的教育技术,从而时的语文课堂更加形象生动,为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提供良好基石。
        一、在课堂上提高学生朗读兴趣的具体原因分析
        1.当前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的现实情况分析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之上,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平时讲课的时候过分的注重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对于语文课本上的知识如果是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就会进行仔细讲解,与之相反的话,如果与考试内容关系不大的,教师就会直接略讲,所以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并不会在课堂上给予过多的重视,同时教师在进行专业知识讲解的时候,仅仅是采用口头语言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使得学生逐渐丧失兴趣,长期在这种课堂上进行学习的学生也逐渐会变成考试的工具,故而当前严峻的语文课堂需要进行“微朗读”。
        2.小学生特殊的心理现象是教师实行“微朗读”的前提要求
        小学阶段的学生与其它时期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就是思维比较单纯,对于新鲜事物的热情和好奇比较重,同时小学生对于一件事情的想象力也是十分丰富的,教师如果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为学生营建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氛围,学生就会比之前更加集中注意力进行听讲,而且由于小学生对于社会上的东西接触不深,所以他们的内心相当于一张白纸,教师可以在上面随意进行绘画,故而教师一定要做好小学生的引导工作,在进行“微朗读”课堂设计的时候也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备课,所以说,小学生特殊的心理现象就是教师实行课程创新的前提与准则。
        3.目前时代大背景对学生素养的具体要求要求进行“微朗读”教学
        我们的国家在经历了长期的准备与努力之下,经济水平已经得到了很高的发展,政治生活也十分的安定和谐,人们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物质条件逐渐的得到了满足,故而对于精神层面就提出了比之前更高的要求,而教育部门为了适应国家发展和人民的需要,对平时教师的教育工作也提出了与之相符合的新要求,希望能够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素质,具体到小学语文课堂之上,就是想要能够从平时的朗读中不断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能力与素养,所以说,当今时代的背景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微朗读”。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微朗读”教学的具体措施探讨
        1.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为学生营建一个轻松自由的朗读环境
        教师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之下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进行课堂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必须要将旧的教学理念进行改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让学生不断地进行课文的朗读,然后让学生在一个充满朗读的氛围中学习。
        比如教师在进行《对韵歌》讲解的时候,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对于课文还没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教师就可以在教给学生如何读之后,让学生在课堂上一起朗读课本内容,然后使得学生在大环境之下慢慢的敢于出声去读,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朗读氛围。
        2.教师要改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不断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由于教师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之下,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的实际上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讲解,学生在座位上被动地听的方式,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并不高,教师要不断的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积极的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提高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
        比如教师在进行《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讲解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讲解结束青头与红头的心理变化之后,让学生站起来扮演角色有感情的进行课文朗读,在学生朗读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使得学生不断提高对于朗读课文的自信心。
        3.教师要丰富朗读的表现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语文教师在进行“微朗读”教学的时候不仅可以通过课堂让学生进行朗读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在课后为学生提供一些与朗读有关的比赛以及活动,通过丰富的形式与方法,使得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下不断提高朗读水平。
        比如教师在讲解完《名字里的故事》口语交际之后,可以根据名字为话题举行一场朗诵比赛,让学生自选题材与内容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然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评价,使得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
        4.教师要在平时与现代教育设备相结合,不断提升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
        教师要突破传统的采用口头描述与板书的教学方式,在进行语文课本内容讲解的时候,教师要将书本内容与现代的教育设备进行融合,让学生从更加直观的角度认识到该怎么去朗读课文当中的文章,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基础之上丰富自己的朗读能力。
        比如教师在进行《夜书所见》古诗讲授的时候,在正式讲课之前,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个朗诵诗句视频或者音频,然后使得学生在听优秀的朗读过程之中不断的对古诗有一定的理解,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学生更加容易学会语文知识,也能使得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升华。
        三、结语
        总的来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微朗读”是时代和国家的具体要求,所以,教师在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就要从学生的基本特征入手,将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造,同时积极与现代教学设备进行融合,使得学生提高积极性参与到语文课堂,然后从各种方面出发,不断地为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贡献出力量,最终促使学生的素质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雒海霞.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技巧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1.
[2]李艳霞.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J].新课程研究,2020(26):119-120.
[3]王国彦.依托课文朗读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J].科普童话,2020(0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