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徐秀娟
[导读]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育始终是我们值得讨论的话题,初中数学的课堂学习其主要是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应不断地更新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地在学生中加强团结合作。

徐秀娟   三河市第七中学校
【摘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教育始终是我们值得讨论的话题,初中数学的课堂学习其主要是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应不断地更新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地在学生中加强团结合作。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28-01

        数学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中国现阶段更是缺少数学方面的人才,因此,国家开始重视数学方面的教育。如今,初中数学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初中阶段是学习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阶段,不仅是学习上的一个转折点,还是向更高水平学习的起步点。在初中教育中,老师首先要具备创造性思维的意识,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创新,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互相交流思维与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揭示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学习小组的形式,通过集体的合作交流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在学习时应具备合作性、亲历性以及参与性的特点。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通过将学生分为小组的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教师还要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来进行教学。例如,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数学学科逻辑性强这一特点,让学生分组讨论数学应用问题等,独立思考后再集体讨论,整理出一道应用题的不同解题思路。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会大大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随意组合,小组成员搭配的不合理性。在课堂上,很多数学老师都是随意分组,例如,随便让学生将两张桌子合并在一起,让同桌、前后座的同学为一组,讨论几分钟。认为这种方式就是小组合作学习了,这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这并未达到合作学习的要求,而且不注重成员搭配的合理性,这样并不能看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2.教学内容选择不当。例如,初中数学教材中,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零的绝对值还是零等问题,无需学生分组坐下来进行探讨。这样的问题没有讨论的价值和探索的空间。
        3.忽略合作学习成员中弱势群体的存在。每个小组当中都会有善于表达和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上,往往教师提的问题都是由善于表达或者学习优异的学生来回答,组员和教师也会忽视了不善表达或学习较差的学生。这样学生整体的成绩不会有所提高,教学质量也达不会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三、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小组合作措施
        1.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
        科学合理的合作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指标,也直接影响着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性别、性格等特点进行分组,最好是保证每组的学生都存在竞争性以及互补性,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每位组员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进而保证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效率。为了公平地竞争,每组学生的学习水平应该保持在同一水平上。譬如说:把计算能力较强的学生与计算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组合,表达能力较强和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组合,以便于在小组中形成互帮互助的关系,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到自身优点并学会发现他人优点加以吸取。
        2.每位组员都要有明确的“职位”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课堂效率越来越不高。因此,为了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应该让每位学生都有事情可以做,还应该为每位学生提供发表自身想法的机会,分工明确十分重要。一般来说,每个小组六人最宜,同时在每个组都要设一位小组长,一个记录员、统筹员等等。只有组内的分工明确,才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
        3.选择一个合适的教学内容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每位学生的数学成绩以及数学教材中的大纲要求选取一些有利于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一定要选取一些探索性较强、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来让学生进行讨论。例如,教材上一道综合性较强的探究题,在△ABC中,∠ACB=90°,BC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D点,交AB于点E,点F在DE上,并且AF=CE,(1)求证: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2)当∠B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CEF是菱形。教师应该先让学生讨论,通过相互交流,挖掘出自身的智慧,从而得出答案。同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每位成员都能够发现自身的优点,从而肯定自我或者发现自身不足的地方加以改正。
        4.强化每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一定要给予每一位成员发表自身想法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有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特别是对于不善于表达且成绩有待提高的学生,要适当地给予鼓励与支持,同时应该让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有待提高的学生,强化每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此来保证每位成员都能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锻炼,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5.改变评价方式
        合作学习过程中,相对于讨论结果,合作过程比较重要,因为合作过程更能够反映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可以体现出每位学生成长的历程,更能反映学生的全面情况。只有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才能更好地判断出学生成绩以及所掌握知识的程度,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更好地保证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结果性评价,还要关注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以及情感体验等。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背景下主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关注,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推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使学生都能够获得学习上的情感体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意识等.
参考文献
[1]周莎.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学时代,2013.7:30.
[2]邱乙忠.初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成功(教育),2012.8:121.
[3]王洪金.初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4.2:1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