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叶小芬
[导读] 在小学高年数学课堂教学中,算术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身为高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应该具备一定的口算能力,比低年级的学生要掌握更多的计算技巧。而不是一遇到计算题就进行草稿演练,掰手指头计算,这样的计算又费时又费力。而且在通过草稿纸将答案誊写到题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抄写错误的情况,为了避免以上种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学会口算,培养学生口算能力,使学生学会又快又准的计算。

叶小芬   容县六王镇莲塘小学  广西  玉林  537505
【摘要】在小学高年数学课堂教学中,算术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身为高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应该具备一定的口算能力,比低年级的学生要掌握更多的计算技巧。而不是一遇到计算题就进行草稿演练,掰手指头计算,这样的计算又费时又费力。而且在通过草稿纸将答案誊写到题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抄写错误的情况,为了避免以上种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学会口算,培养学生口算能力,使学生学会又快又准的计算。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口算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26-01

        在新课改的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计算作为数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算题技能,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计算小技巧,使学生更高效率的解决数学题中的计算问题。针对学生在平时计算能力的薄弱,以及经常出错的这些问题。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必须要做到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加强训练,从而做到更好的促进学生计算能力,使学生基础知识更扎实稳固。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和建议。
        一、激发学生口算欲望,让学生了解口算的好处
        身为一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要锻炼学生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如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呢?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出一定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口算的欲望,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从一定的数学角度去分析,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与速度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做题效率。那么如何怎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效率与速率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抓住小学生好奇心重胜负欲强的特点,并且通过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爱做游戏的这些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全班进行口算大比拼,看谁做的又快又准,这些方面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学生既体会到了课堂中的乐趣,还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以及效率,带动了全班的积极性并通过计算“帮扶”来帮助别的不会的同学进行练习,从而达到,不仅学生自己学会,还能带动其他人来学习。这样就使全班都动员起来,掌握口算技巧。而且这一过程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复述能力。活跃了课堂,丰富了大脑。
        例如:教师在进行“四则运算”法的讲解过程中里面蕴含了四种运算法则,从表面看运算是一种极为枯燥的题,但是,要是学生学会了口算,通过口算进行验算,这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做题效率,口算的前提是要先将基础扎实了,把十以内的加减乘除都了解透彻,乘法口诀记得滚瓜烂熟了,口算就不是问题,当学生通过口算作出答案时,便会发现,数学式子是如此简单,这时,学生便做到了又快又准的练习。不费吹会之力就能达到很好的做题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四则运算的教学时,要将游戏与课堂相结合。


如:在进行四则运算联系时,教师可以来一个运算大比拼环节,看哪一个同学能通过口算又快又准的的说出题的答案。学生都是有胜负欲的,这时他们就会积极去口算,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还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做到了劳逸结合,也成功的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口算能力。这样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知识也学的牢靠,一举多得。
        这样会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留出来更多的时间进行检查,练习更多的题。所以说,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使学生不仅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中对计算应用自如,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能脱口而出。
        二、引导学生搜集错题,在错题中吸取经验不断进步
        在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使学生在学会口算以后,做到能更快更准准确的得到答案呢?一方面要要求学生多进行练习,孰能生巧,另一方面这就需要教师督促学生,在错题方面进行一个大整合。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错题是不是直接将错的答案改成正确的就可以了呢?这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的不仅是学生的正确答案,更重要是学生在练习中养成的的好习惯,知错就改。并且呢个对自己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这样才能保证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题时学生能够更仔细更认真的对题进行思考后得出答案。这样做才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做题效果。
        例如:在一堂数学课中,教师为学生在白板上出了题,要求学生通过口算将这些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有些学生能做到又快又准的将题全部作对,而有的学生不仅口算效果不佳,还正确率不高。这时教师就要对他们进行引导,对他们提出解决方案。如:准备一个纠错本,让学生将这些错的题写在纠错本上,重新验算,并对错题进行分析,这样学生通过不断积累,不断巩固错题,才会慢慢的形成一个好的做题习惯。从而提高口算的正确率。教师这样用委婉的方式进行教学,而不是责骂批评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的教学效果会好很多,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大幅度提高,还增进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促进了课堂的和谐。
        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测试中多出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培养学生养成口算的好习惯,提高学生数学计算效率。
        三、小结
        总之,教师对学生口算这方面的培养,对学生不仅是眼前课堂效率提高的好处,更多的是对学生以后社会发展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口算习惯的养成,使得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了很大空间的提升,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在学习口算的期间形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教学课堂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反应速度。使数学课堂气氛活跃,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董红岩.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要持之以恒[J].内蒙古教育,2011,(23).
[2]金凯丽.口算、估算和笔算三种计算方式要紧密结合[J].陕西教育,2008,(05).
[3]李剑梅.在论文范文和谐的情境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J].贵州教育,2008,(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