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表达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杨小梅
[导读] 一名合格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杜绝做课本知识的扩音机,将课本上的内容一字不差的转述给学生,而应当从知识的本质、知识的相关结构、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解决问题所运用的数学思想出发来向学生开展多元化的表达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一道从口头、动作等多方面来进行知识的学习与表达。下文笔者将从实践教学中多元化的表达方式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如何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数学表达课堂来有效提升学生的

杨小梅  容县六王镇莲塘小学  广西  玉林  537505
【摘要】一名合格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杜绝做课本知识的扩音机,将课本上的内容一字不差的转述给学生,而应当从知识的本质、知识的相关结构、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解决问题所运用的数学思想出发来向学生开展多元化的表达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一道从口头、动作等多方面来进行知识的学习与表达。下文笔者将从实践教学中多元化的表达方式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如何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数学表达课堂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多元化数学表达;数学素养提升;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63-01

        通过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完成加减乘除运算,在生活中遇到与周长与面积相关的问题时能够将其转化为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来进行求解,知道房子的屋顶是三角形是由于三角形的稳定性等,更要求学生在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并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塑造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开展多元化表达的数学课堂,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加清晰的认知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以及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不断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等有效教学手段的开展来实现数学素养的有效提升。
        一、浅析多元化数学表达课堂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有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内化为数学能力
        多元化数学表达课堂的开展可以加快学生听老师讲课向通过观察老师的讲解方式,实现自我讲解及相互讲解的进程,而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会主动表达的过程中,也可以一改过去严肃死板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当堂课所学知识的本质及其相关结构来让学生能够对知识实现另一种方式的转述,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也可以通过学生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和问题,来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养成反思回顾的习惯。
        2.有效推动动态化数学课堂的形成
        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当一改过去以书面训练为主的课堂,转向以师生互动环节多样、学生合作学习为主的动态化课堂靠拢。多元化的数学表达课堂以学生自身借助口头语言或肢体动作等来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以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为主,可以有效的推动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转化课堂氛围。
        二、浅谈当下多元化数学表达课堂所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不善于主动的进行表达
        经过科学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在主动进行数学表达时容易出现长时间以上的停顿,还有部分学生在进行数学表达式会多次的重复同一个字词,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在表达时能够准确的表达清楚该数学知识的具体内容。数学知识的有效表达不仅需要学生能够理解数学知识并且学会运用,而且需要学生能够正确地聆听老师的讲解和积极的与同学进行交流。但实际的情况是在数学课堂上,乐于表达的学生会十分踊跃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而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则容易变得更加沉闷。



        2.过度的重视结论性知识的记忆
        在实际上教学中,有部分教师过度的注重学生对于结论性的数学知识的记忆,而忽略了让学生通过交流与探讨自我熟悉该知识点的内容。这就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容易局限在对课本内容的记忆之上,而不能通过交流视线延伸和拓展。
        三、浅探多元表达助力数学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1.多角度引领学生学会主动表达
        数学表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更多的体现为动作表达、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等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将传统的书面表达通过肢体动作或一些数学小实验来转化为动作表达,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积极鼓励,让学生更多地用口头表达的形式来传递自己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课本中《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三角尺上的直角来对直角有一个初步的概念,进而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比较,比直角大的是钝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来学会判定锐角和钝角。随后,在学生们理解了锐角、直角和钝角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通过张开双臂来摆一摆三个角,通过动作表达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2.从课本知识深层来进行提升数学素养
        教师通过引导对数学知识本质以及相关结构的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条理的、完整的实现对数学知识的表达,进而提升学生的知识建构以及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教学《毫米、分米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们用手比一下一米和一厘米大约有多长,进而引出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以及一米和厘米中间的长度单位分米。紧接着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直尺来让学生理解直尺上最小的一格就是一毫米,而十个大格也就是十个一厘米所组成的是一分米。随后通过引导学生测量身边的橡皮、课本、尺子等实际物体,来体会一毫米和一分米的大小。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米、分米、厘米、毫米大小的比较与换算来构建基础的长度体系。
        3.从实际问题的解决来提升数学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需要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也能够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化归统一的数学能力。当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想来多角度的进行解答,进而让学生将概念性的数学思想通过实际操作以及逻辑论证来实现具体化的运用,从而达到养成学生有意识的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习惯的目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当,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数学表达课堂来改善学生不善于主动表达以及过度注重理论性知识记忆的教学现状。从课本知识以及实际问题等多个角度来引领学生学会主动表达,进而通过表达来推动学生将数学知识内化为数学能力,与学生一道构建动态化的数学新课堂。
参考文献
[1]余秋萍.以学促教  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2020(28):21-22.
[2]谢玉环.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生高年级数学表达能力的认识与反思[J].文理导航(下旬),2020(04):38+40.
[3]王灵勇.“游”出智慧  “考”出素养——小学低年级数学“游考”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2019(16):47-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