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苏潋艳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逐渐加深的形式下,当前的初中语文教育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部分教师仍未完全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无法得到充分的培养,课堂效率不高。为此,本文将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简要地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苏潋艳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白箬铺镇友仁中学  410206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逐渐加深的形式下,当前的初中语文教育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部分教师仍未完全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无法得到充分的培养,课堂效率不高。为此,本文将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简要地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关注问题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74-01

        引言
        语文作为初中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备受教育界的关注。在新时代背景下,展开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成为了每一位语文教师所肩负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自身的执教思想和教学方式。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存在缺陷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时代。然而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不足,在语文课堂上依旧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僵硬死板,不仅不利于学生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1]。
        而在教学方式多元化的现在,还有一些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虽然采取了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但未能注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比如,一些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开展情境教学,想要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来加深对课程的理解,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真正能参与到活动中的往往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其他学生只是作为“观众”,缺少足够的代入感,对课程的理解并未加深,这些作为观众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得只有“乐趣”而没有“兴趣”,学习效率反而会因为耽误了正常的上课时间而变得不高。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语文课堂要包含对学生基础知识、建立情感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不够充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往往会忽视“建立情感”和“学习能力”两方面的培养,这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所导致的,为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维模式,树立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充分认识和理解。
        还有一些教师对学生缺少足够的沟通,在教学中没有认清学生的实际情况就盲目的展开教学,就出现了在课堂中缺少教学逻辑或是学生无法完全理解课堂内容的情况,这同样是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所导致的[2]。
        (三)过于追求表面形式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了一些教学活动和特殊环节,想要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然而过多的教学环节使学生无法清晰的对课堂内容进行理解。在这种教学方式中,课堂氛围虽然得到了充分活跃,然而学生难以把握重点知识。
        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数不少的教师积极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文章的背景、知识点等等内容,都强行加入到课件之中。这样做的确使得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有更充沛的时间,然而相对地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例如,教师在《背影》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将文章的写作手法、核心思想直接通过大屏幕进行展现,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实际上依然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只不过方式从“灌输”变为了“展示”而已,这无疑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方式
        (一)积极调整教学方式
        面对新的时代背景,一方面,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教学方式的改变时,也要注重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基于对语文知识的教授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以情景教学的开展为例,在《愚公移山》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后组织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安排课余时间,引导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表演这一故事,表演的剧本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愚公移山这一故事的理解进行改编,最后综合进行评价。这样既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了活动之中,也能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提高[3]。
        (二)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充分意识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时,除了对语文知识的教学外,也要重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方式进行培养。
        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深入道德思想的培养。比如在《黄继光》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黄继光精神的解读,使学生领悟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此外,教师还能够通过布置适当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布置作业时,需要注重避免传统教育中的“题海战术”,而是转变为以启发性的任务为主,比如在《白杨礼赞》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家中以朗读等方式,帮助学生对课文的内核进行认识。
        (三)结合实际开展教学工作
        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要充分结合客观事实,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理解能力、记忆能力等等方面综合考虑设置课堂环节、把握课堂节奏。一方面,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足之处适时地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则要求教师能够牢牢把控课堂方向,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进行适当的扩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不能为了活跃课堂而活跃课堂。
        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教师要认清主次,以多媒体技术作为工具,以课本作为依托,高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前文所提到的《背影》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寻找网络上关于“背影”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通过设置诸如“我最初的心理活动是什么?”、“父亲的心理活动是什么?”等等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课堂接近尾声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探讨通过学习课文所获得的感悟,并谈一谈此后对父母的态度等进一步升华主旨,培养学生爱家、爱父母的心理。
        结论: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学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建立起正确的教学目标,积极合理地转变教学方式,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则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做到这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瑞通.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几点思考[J].读写算,2020(30):105.
[2]贡保吉.关于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9(34):43.
[3]姜俊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外语文,2019(09):182-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