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认真审题习惯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唐佳珍
[导读] 数学这门学科在小学课程的学习中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从小学开始就应该培养孩子的数学学习能力,老师也应该在这一阶段帮助并鼓励每一个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孩子们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在未来初中阶段的学习和成长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优秀学习习惯的培养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学生的审题能力,这个习惯的培养,不仅对数学这一门课有重要的意义,除了数学的其他学科也都需要良好的审题能力。因此,我就以小学数

唐佳珍   广安市广安区花桥镇小学校  四川  广安  638008
【摘要】数学这门学科在小学课程的学习中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从小学开始就应该培养孩子的数学学习能力,老师也应该在这一阶段帮助并鼓励每一个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孩子们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在未来初中阶段的学习和成长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优秀学习习惯的培养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学生的审题能力,这个习惯的培养,不仅对数学这一门课有重要的意义,除了数学的其他学科也都需要良好的审题能力。因此,我就以小学数学的教学为例子展开对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认真审题;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71-01

        一个好的习惯必须是足够严谨的。无论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足够认真的学习态度和面对事物的严谨程度,都能体现出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在我们平时对学生的教学中就应该处处严谨给学生做好榜样,在这种氛围下培养孩子的审题能力才能事半功倍。培养学生们的审题能力是眼下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在小学的教学当中数学这门学科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而对于数学来说审题的准确性就是决定计算是否正确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老师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应该不断加强锻炼学生们的审题能力。
        一、认真审题,理解题意
        认真审题,有一句老话说的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现在同学们针对数学的理解还在培养时候的小学生来说,培育他们认真审题是十分关键的。它不但可以让同学们正确解读题意,还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保证质量。所以,在刚开始接班的时候,老师们应该去调查研究一下自己班里学生们审题的能力。
        在调查当中可以察觉到本班级里面的学生可以十分准确地读出题目的学生仅占全班的极少数,然而在看完第一遍以后,就可以理解题目所表达的意思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还非常小,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还有一部分的学生对数学应用题还有着反感的情绪,不肯仔细审题。
        对于那些表达稍微复杂的数学题目,是没有把一道题的题目反反复复去读,去理解其中的意思,就要依据题目之中的关键词语。比如说问题中的“一共”、“还剩”、“多多少”、“平均”等,依据这种关键词提取题目之中的有效信息来答题。对于这样子的情况,老师们要有目的性的划分成三个步骤让学生们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第一,让学生们先联系审题的时候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要求老师要针对学生们的差异性进行审题的引导,小学低年级的同学认识的字不是很多,所以老师要先对那些比较难懂的字,词进行讲解,示范,这时就需要学生们在读题的时候和老师一样,把买一个句子连起来,同时可以采用抽查、分组、全班一起做各种类型的熟读题目的训练,在多部分的学生都可以完整正确的读完一道题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下一步骤。
        第二步骤,锻炼学生们自己读题,并且让学生每一题要读三遍。通过研究知道:对于孩子来说90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


所以,老师可以在每一次的出题时不读题,而是让学生自己读题,这就可以锻炼学生们自主读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审题习惯
        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只要有应用题,就要求学生一定要读三遍,从而培养同学们认真读题的习惯。可以让学生们在读题的时候进行自己评价和互相评价,让学生们感受到读题是一件非常高兴且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激发学生愿意多次读题的兴趣,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学生们的思想上认注意到仔细读题目的重要,要经常出一些“陷阱题”来挑战学生,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读题目的好习惯。
        老师们在刚开始让学生们做审题训练。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在5分钟以内做出这两题:
        1.妈妈的手里面有20颗水果糖,爸爸手里有20颗奶糖。求一共有几颗巧克力?
        2.小姨去超市里买东西,买日用品花了30元,买零食花了50元。小姨还剩多少元?
        而结果就会十分明确,基本大部分学生会在在3分钟之内就举手,但是答案基本都不尽人意,在学生们说出错误答案的时候,看谁能提出题目的错误,如果没有,就让所有学生再次审题直到多数学生发现并指出题目中所出现的问题,通过这样子的活动,让学生真正认
        三、认真审题,理顺关系
        审题的目的是需要学生们对题目当中的数学语言和所知道的知识进行真正地理解,让学生们明白应用题当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所表达出的含义。在读题目的时候,就要求学生们在读题目的过程中,理解每一道题目当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弄清楚日常知识,理顺题目中的先后顺序,解析每一个条件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和每一个条件与问题里面所存在的联系,从而正确理解题意。
        第一,学生们要准确的理解题目中所包含的数学术语。如“多”、“少”、“倍”、“平均”等数学术语,要是学生们对与这种术语没有准确的认识,就没有办法理清题目里所存在的数量关系,从而没有办法确立准确的数量关系。
        第二,要理顺数量关系的同时还需要老师在引导学生们在审题过程中所需要的生活常识。如果说文字是应用题当中每一条关系直接的枢纽,那生活常识的欠缺则是解题过程中的拦路虎,所以,我们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不可以忽略对学生们生活常识的引导。
        四、结束语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课堂中的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审题,怎么把题目读熟,理顺,读准确。然后再利用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最后正确的解答出问题。这种习惯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为了学生以后进入初中、高中的学习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义举.小学数学认真审题习惯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9(10):61.
[2]代光琴.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习惯[J].读写算,2018(19):106.
[3]刘子霞.审题,正确解答第一步——小学数学认真审题习惯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8(15):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