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卫明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卫明
[导读] 目前初中数学课堂大多还是使用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了能够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教师一直在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发现,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积极,对数学学习也更加主动,从而一定程度上地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

卫明    四川省绵阳市实验中学)
【摘要】目前初中数学课堂大多还是使用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了能够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教师一直在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发现,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积极,对数学学习也更加主动,从而一定程度上地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互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70-01

        数学是一门思维逻辑很强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互动,学生更容易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巩固教学成果。
        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
        1.“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定义
        “导学互动”指的是以“导学结合”及“互动探究”两者为特征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理念为“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可分为四步走:第一步为“自学导纲”,就是教师创设一个问题情景来引入新课,再让学生单独完成已经编写好的导学提纲;第二步为“合作互动”,指的是学生在自学中独自发现问题,并经小组讨论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来解决,得出的共性难题经教师精讲完成;第三步为“导学归纳”,就是教师对知识进行简单概括,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归纳和总结;第四步为“反馈训练”,属于课堂教学的最后一步,主要包括课堂训练和反馈指导两方面内容。
        2.“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有:(1)将一节课堂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教学单位。在一节课堂的时间内,教师需完成三点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以及对学生学习程度的检测;(2)以“导纲”为课堂的主线,进行组织教学。“导学提纲”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依据及主要思路,实行“导学提纲”教学,不但有利于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而且有利于教师掌控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或者课堂秩序;(3)以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学”,师生之间的学习“互动”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二、“导学互动”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注重实际,联系生活
        生活是一个大的百科全书,通过生活的平台,可以进一步创造师生之间的互动条件,也正是生活这个大的资源聚集地,为学生提供了切实可感的学习素材。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实现初中数学的实践性教学。


初中的学生都有着活泼好动的性格,合理利用学生对于未知的渴求感可以大大提升在数学学习中的成效,而生活的哲学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也更加容易理解抽象的知识。所以说,合理利用生活,从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学习的灵感。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立体图形相关方面的知识时,就可以通过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进行举例。利用教室的架构来讲解立体几何,便可以更加形象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学生们更容易了解立体几何内部的结构框架。再比如,在刚开始引入二次函数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中可以看到的相关图例,来说明二次函数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借助生活的平台与学生进行相关的互动。教师可以选取的相关素材有很多,比如在公益广告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江豚的嘴巴轮廓构成的抛物线。通过这个图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个曲线进行基本的认识。教师可以问学生,随着年份的增加,江豚的数量有什么变化?它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学生很快就得出结论,随着年份的增加,数量先减少后增加,同时反应了在我国国策的保护下,江豚的生存状况开始有所好转。教师可以在这个时候将二次函数中的x、y值引入教学中,让学生更加清楚认识到x、y在二次函数中所存在的意义,在这种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更加容易接纳新知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合理进行反馈训练题目的设计,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反馈训练是这一节课程的最后环节,是检查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一个检测,教师在设计题目时要考虑学生的掌握情况,不能太过简单也不能太难,题目要典型要质量高,要做到与课堂内容相衔接。例如,一次函数的训练题目1:“用拖拉机进行耕地,开始工作时油箱中有油42升,如果工作每小时耗油3升,求油箱中余油量y(升)与工作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题目2:“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在一个斜坡上向下滚动,其速度没米哦啊钟增加2米,到达坡顶时,小球的速度达到30米/秒。(1)求小球的速度v(米/秒)与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t的取值范围;(3)求2.5秒时小球的速度;(4)求几秒时小球的速度为14米/秒”。题目1和题目2都是实际的应用题,考虑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时候,既要考虑自变量使函数式本身有意义,又要使应用题有实际意义。题目的设计利用了函数的概念,符合课堂教学的内容,也融进了思维的含量。比如有的学生容易忽视实际意义这个隐含的条件,在求取取值范围时就会容易出错。这就提醒学生在以后类似的题目中要多加注意。从而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点,也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不同层次的收获。
        3、反馈训练,强化和巩固知识教学反馈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关键,通过反馈,教师能够了解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上的情况,还能够反思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训练时,有针对性地选择训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给予学生指导和点拨,在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行自我评价的同时,教师还能够进行针对性辅导,强化和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4、与探究教学法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将“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与探究式教学法相结合,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问题引导,刺激学生不断地进行深层次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应用方式方法的总结,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优化初中数学教学。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们数学的学习效率,激发了初中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满足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应了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导学互动模式,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协力合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老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完善教学模式,开发高效学习法,把我国的教育事业推到高潮。
参考文献
[1]高燕.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研版),2014(8).
[2]于湛秋.“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