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斌
杭州居安地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7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在各类地质灾害中,由于水文地质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数量不少,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一般而言,在水文地质因素的影响下会产生岩溶塌陷、砂土液化和地面沉降等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阻碍社会经济的增长。文章通过阐述水文地质结构运动相关情况,说明了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提出水文地质因素造成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对策,从而有效提升因水文地质因素造成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水文地质因素;地质灾害;影响
引言
近年来,区域经济的不断对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质的变迁,一切区域的地质灾害均与该区域的地质条件存在直接联系,由于人为因素需或地质环境恶劣造成的地质环境劣化现象屡见不鲜,已在逐步的发展中受到了相关地质调研部门的重点关注。定期开展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可掌握地质中潜在的多种潜在危险因素,对后续评定危险程度、规划区域地质环境发展等起到重要的决策作用。水文地质是指区域的地下水流向,也是水流形成、变化规律、发展趋向的总称,主要包括区域内地下水的供给、填埋、排泄等,所有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均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且与人类生活、社会行为等习惯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开发地方经济、开展地质勘察活动,均应掌握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变化趋势。基于近年来对水文地质条件研究的深入,有关水文地质的研究范围不再仅局限于地下,开始不断向地上蔓延,并与自然环境、地热、地壳变迁等学科相互渗透,形成新的研究领域。以此水文地质条件可作为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基础因素,可直接关系到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因此为了降低地质灾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地方政府应联合地质勘察相关部门,切实际的加大对水文地质相关条件的研究。
1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对于工程项目地质勘察单位,需要在水文地质评价中明确以下内容:第一,地质勘察人员应该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位置以及基本的水文地质情况,对地下水以及岩土体等进行分析,预测水文地质会对工程项目造成的危害,并根据这些潜在危害构建治理方案。第二,结合地质工程勘察项目的特点,在水文地质内容评价中,应该明确建筑物的地基类型,之后按照工程的基本需求调查水文地质情况,并为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提供参考性的水文地质资料,增强工程项目设计的科学性,避免工程施工中受到水文地质因素的影响。第三,在工程项目的地质勘察中,项目人员应该根据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过程,科学分析地下水以及地表水是否具有腐蚀性,并评价建筑工程是否受到降水影响而出现沉降的可能。通过构建这些评价内容,可以提高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为后续的工程施工提供参数支持。
2水文地质条件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的重要性
2.1加强水文地质环境管理力度
水文地质的稳定性周围环境有很大关系,所以勘查过程中需要加强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良好的水文地质管理可以为水质勘查提供准确详细的数据参考,另外城市建设对于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也需要对水利工程基础设备的良好管理,针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数据采集工作,适当进行地下水位的补给,防止由于水文地质变化造成地基沉降,同时对相关的供水设施进行全面规划调整,推动我国对水文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发展。
2.2协调环保与人类活动关系,减少地质灾害隐患
人类所遇到的环保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处理不当,因此,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尊重与顺从自然生态环境,建设新形势、新环境下的生态文明结构,人类活动要服从地球生态系统规律。对于各类开发规划,要确保满足区域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要求,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地质环境论证。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上级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之间的关系,改善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减少地质灾害隐患问题,降低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努力清除地质灾害隐患问题。
2.3有效保护水文地质环境,规避人为因素的不良影响
注重对水文地质环境的有效保护,可以规避人为因素的不良影响。具体来说,其一,加强对相关绿色植被的有效保护,种植适量的绿色植被有助于保护地表。雨季时期,假如地表上的绿色植被遭受到严重损坏,雨水便会对地表产生冲刷,形成地表土层流失。强降雨还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其二,对于工业、农业产生的废水,应严禁直接排放进河流与地下水中。应当将废水经沉淀自净后用于再生产、循环利用,确保不会产生危害,对地下水水质不会造成污染。推广中水处理系统,将城市生活废水或雨水经过处理后用于厕所冲洗、园林灌溉、道路清洁等,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其三,确保勘测与规划的科学性。在进行构建大规模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应该做好科学勘测工作,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并对拟建工程场地适宜性做出评估。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的安全性影响很大,规避工程项目在不适宜的地质环境内建设,加强工程勘测与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以便达到保护水文地质环境和建设工程的目的。
2.4细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
由于影响地质灾害危险评估的因素较多,早期在开展地质评估中仅针对区域地壳变迁、设备可检测的结果,对地质环境进行简单的评价,基于对水文地质条件研究的深入,相关地质勘察人员可掌握的地质数据量、数据种类开始逐步向多样化趋势增长,整合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细分为:灾害在地质内的孕育程度、区域地势与地形复杂等级、三维地貌成像图、相关市政工程与地质工程的实施性质、地下水侵蚀地质程度、人类行为习惯等。在对其评估中基于对水文地质的分析,可将地质灾害的发生归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水文地质外界影响因素,受到降雨量及地下水流经变化、不规范排水、地质开挖工程等的影响,地下水中极易残留腐蚀性物质,在流经地质工程建筑时,对工程地基与地质造成的侵害,长期发展会影响区域工程施工质量,以此产生地质灾害。其二为水文地质自身影响因素,包括区域原始地形地貌、岩层物理性质、地质剧烈温度变化等,受到自身多种因素的影响,地质条件发生改变,超出地质环境自身可调节范围,随即发生地质灾害。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水文地质条件造成灾害发生的关键因素,由于水文地质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与多样性,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不可预测,细化灾害评估内容后,已经发生地质灾害,可准确定位灾害发生点,判定灾害发生受到的影响因素,在检测设备的允许的条件下,可根据灾害区域的水文地质自身变化趋向,预测该地质区域是否存在其它潜在且尚未发生的灾害,及时提出治理或防治措施,以此可适当的降低灾害对环境、对工程造成的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勘查作为当前我国工程建设与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其勘测结果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同时也是地区内水文生态发展的有效保证,相关单位、部门对于水文地质勘查要给予高度重视,及时解决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各项问题,从而提升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与相应灾害的防治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登峰,冯强.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和水文地质灾害防治[H.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3):129.
[2]关凯.关于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与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0).
[3]李小平.地质勘查中关于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