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7月20期   作者:王军杰 吴万万 陈向奎
[导读] 我国水土流失量大面广,危害严重。据有关统计
        王军杰  吴万万  陈向奎
        焦作黄河河务局武陟第二黄河河务局
        摘要:我国水土流失量大面广,危害严重。据有关统计,全国各类生产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比自然状态下高出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危害十分严重,恢复难度大。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尤其是对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城镇建设等各类生产建设活动实行严格监管,使水土保持监管制度落到实处,有效防治人为水土流失,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水土流失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重要性
        1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1.1提升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在受到一定程度的雨水冲刷后会产生泥沙淤积现象,使水利工程无法充分发挥出自身作用,进而影响工程建设目标。水土保持能够减轻雨水对河道周边土壤的冲刷作用,从而减少河道泥沙淤积,提高水利工程地表抗侵蚀能力。水土保持能够提升水利工程的实际运行能力,有效控制河道与护坡等的泥沙淤积量,促进水利工程发挥自身作用,延长水利工程使用年限,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提升的目的。
        1.2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十分复杂,往往会导致河流所在地的水环境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如果将水土保持工作运用到水利工程建设中,既能减轻水土流失现象,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流域内的水环境。一是种植植被能够提高地表土壤的抗侵蚀能力,让土壤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不会随着水流进入到水利工程中,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的工作质量;二是水土保持能够保护当前所在流域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过度流失导致泥沙进入河道,破坏生态环境平衡,不利于水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3提升水利工程的抗洪能力
        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实现对雨水的全面运用,雨水较多时蓄水,干旱时放排水。我国夏季雨水多,水土流失会导致河床升高,大量淤泥在阻碍河道的同时,还会持续冲刷河堤,甚至造成河流决堤,如果不能及时增强河流的抗洪能力,就会危害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栽植植被可以保护河堤两旁的土壤在雨水冲刷作用下不会过度流失,对水土流失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增强水利工程的抗洪能力。
        2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有效措施
        2.1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重视水土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以及项目区人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项目建设单位要按照要求,从项目工程设计、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监测监理委托、工程施工等各环节全过程把控,积极做好各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项目建设期,要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要求,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作业范围,合理安排工序,科学安排挖填工程土方的临时堆放、转运及回填利用,注意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采取各项水土保持工程、植物、临时防护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施工期的人为水土流失。水利工程建成后,建设单位要尽快组织施工方及时对各施工场地进行原地貌恢复,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垃圾、废土等杂物进行清理,将施工过程中的临时建筑和硬化地面及时移交当地居民使用或者拆除,并进行原地貌恢复或者复耕处理,防止后期水土流失发生。
        2.2加强主体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分区水土流失防护
        水利工程涉及的料场应优先设置在项目区施工场地之内,且确保后期建设活动都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以此减少项目建设引起的土地扰动范围。同时要在料场周围布设浆砌石排水沟,对开挖边坡进行分级削坡,减少雨水对坡面的冲刷。料场使用完毕后要按照方案设计,进行原地貌恢复或者复耕处理。
        施工道路区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且容易被忽视。在项目建设初期及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施工道路区进行开挖,保证道路畅通。

施工道路两侧容易形成较陡边坡或者大量的临时推土,成为潜在流失对象。因此,在施工道路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应合理规划,尽可能缩短道路长度,减少土方开挖量和开挖的面积,尽量减轻对土地的破坏,规避出现水土流失的风险。同时,需要在施工道路两侧布设临时拦挡措施,保证道路内的临时堆土不流失;道路两侧的坡面,需要修建截排水沟,防止坡面土、石砾被雨水冲刷带进河道。
        2.3科学设计和实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
        2.3.1工程防护措施
        工程防护措施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及各项水土流失危害事件的发生,合理采取的保护水土资源而修建的各种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挡渣墙、截排水沟、导流沟、护坡、土地整治等。
        2.3.2植物防护措施
        植物防护措施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期间为防治项目区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所采取的造林、种草等措施。该措施主要作用是增加地表植被覆盖,避免坡面土壤受到雨滴击溅和暴雨径流的冲刷。建设项目诱发的水土流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建设过程中对原地表植被的扰动破坏,因此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除需要采取必要的工程防护措施外,还应当保护当地植被,扩大植被覆盖范围,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2.3.3临时防护措施
        临时防护措施是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进行防护的一种临时措施,是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基础。临时措施主要有临时挡土墙、护坡、截排水沟、苫盖等。临时防护措施不仅工程坚固、配置迅速、起效快,而且防护效果较好。临时措施设计时应根据水利工程项目的生产特点、工艺流程、地形地貌、生产布局、统筹规划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准确计算工程量,使措施既满足防护要求,又不造成浪费。
        2.4建立健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监理体系
        按照《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保〔2009〕187号)要求,建设类项目根据征占地面积或挖填土石方总量大小,由建设单位委托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机构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或者自行安排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2.5加强水土保持宣传,强化项目参建各方的水土保持意识
        在水利工程建设期间,立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要充分借助新媒体等先进的信息化宣传手段,在项目建设单位各部门及各施工单位间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作宣传,强化水土保持理念,提高项目参建人员的水土保持自觉性和自主性,增强广大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水利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各项目参建单位应当提高水土保持意识,认真贯彻相关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履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施工准备期,项目建设单位应成立水土保持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制定完善的水土保持质量保证措施和运行管理措施,狠抓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工程建设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主体工程进度而忽略了项目区水土保持工作及生态环境平衡问题,应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保护理念融入工程设计的各个环节,充分意识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结束语
        总之,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使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也逐渐迈上了新的发展台阶。但随着水利工程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多,它对于我国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严重的水土流失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带来多方面的危害。水土保持既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又能够有效避免对水环境造成的生态破坏,并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的抗洪能力。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须全面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做好规划,努力完善水土保持工作的质量监管制度,提升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马丽,王晓云.水利工程施工中水土保持规划研究的意义[J].科技视界,2018,(8).
        [2]杜发兴,吴厚发,肖博文,等.属性识别模型在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5).
        [3]胡青.当前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