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基的边坡失稳现象与处理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7月20期   作者:王欢
[导读] 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公路工程路基边坡失稳的现状及处理措施
        王欢
        中铁七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陕西宝鸡,721000

        摘要: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公路工程路基边坡失稳的现状及处理措施。首先,讨论了影响公路路基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其次,研究了公路路基边坡失稳的防治措施。希望能提出相关的控制措施以帮助相关人员。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边坡失稳现象;处理对策

        高质量公路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路基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路基的研究范围很广,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边坡稳定性的研究。研究表明,边坡路基的稳定性不仅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而且影响公路的美观。介绍了影响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并对一些山区如何避免生态破坏,保证公路运输安全进行了阐述。
1、公路路基边坡失稳的定性影响因素
1.1 地质条件
        第一,路基边坡上岩土体的地质性质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岩石力学的实际性能。如果岩体本身非常坚硬,其自身的失稳主要是由于崩塌和自身结构的控制而发生的。反之,当岩体为软弱岩层时,实际失稳主要受应力控制。根据施工中的实际情况总结,岩体的地质性能与实际运行中所反映的稳定性成正比。
        第二,地质构造知道相关的具体内部地质构造地形会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发展程度、规模、岩石和土壤的特定连接结构,以及其结构输出部分的形状,它的形状的影响边坡的稳定性。所以我们在分析岩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构的混凝土时必须首先做到的输出形式为特定地形斜率的影响因素,具体是指相关结构面和坡面条件及结构是不同的,其稳定性将大大受到影响,这部分我们需要加强注意。
1.2 水文条件
        边坡结构部分的混凝土稳定性与其地形内部地下水密切相关,具体原因是地下水日复一日的不断影响下,土壤的压倒性力量的地形可能比别人大,这直接导致了相应结构的剪切强度的减弱,然后在该地区土壤的结构稳定性会减少。因此,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处理特定路基边坡失稳时,往往需要关注具体的水文相关方面的改善,统筹了解区域内的水文情况,采用最科学有效的提升方法。
1.3 新构造运动
        新类型的地质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经常发生在陆地上大陆,而具体表现主要是地震,这常常会导致在地区地貌翻天覆地的改变,导致大量原始边坡的变形程度,这是最终的直接因素之一,导致边坡不稳定。在地震作用下,边坡的滑动力往往成倍增加,其滑动面的抗滑力减弱,从而使其结构性能发生变化。
1.4 地形地貌
C影响区域内特定地形稳定性的最直接因素是坡度的实际形式和相关尺度,这两个因素往往会削弱特定地形中坡顶的张力,进而导致坡面出现严重裂缝。坡地上的剪应力会导致坡地下层出现剪切破坏区,这将大大降低坡地结构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它还伴随着响应性不稳定。
2、道路路基边坡失稳的防治措施
2.1 植草保护
        为了保护我们应该更加注意绿化防护的使用,在实施过程中,要求在边坡相应位置植树,充分发挥植被的固土防沙作用。在水文条件方面,地下水对相关地形中边坡结构的实际影响大大缓解,其固定作用十分显著。利用植被保护可以极大地美化公路沿线的环境,最大程度地提高边坡的稳定性,改善区域内的风景和环境。它在生态保护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具有经济适用和环境保护等优点。
2.2 工程保护
        除植被保护外,还可应用相应的工程保护。具体来说,可以在不适宜种植植被的地区采取这种保护措施,建设相关项目,使其与现有项目相结合,提高稳定性。


2.3 干石砌筑
        在坡面区域,施工干石板的方法可以使该区域发生自然降水时,地表径流冲刷坡面,有效地保护坡面结构。
2.4 石头切
        在公路路基边坡的处理中,可以采用注浆石的方法进行处理。在路基内侧进行砂浆砌筑,控制整个砌筑层的倾斜度。护岸应采用三角形的方式。通过石材砌筑的应用,可以将水从路基渠道中排出,大大提高了路基边坡的抗侵蚀能力。
3、案例分析
3.1 项目概述
        在具体分析区域内的一条公路时,其自身的路基实际上穿过了两个斜坡的脚下,并且其中间位置位于一个U形的沟壑上,其自身的坡顶在该区域非常陡峭。区域内山坡表面没有相应的植被保护,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岩层中有硬塑性粘土的成分。内缘为软种植土,下层为泥灰岩材料,硬度较高,内部结构较完整。U形沟壑下部有涵洞,是该地区地形最宽松的部分,地表黏土植被也非常密集。通过对目前地质条件的分析,本工程采用半填半挖路基施工方法。
3.2 路基边坡破坏分析及防治方案
        一是直接坡面充填法。二是分步挖掘法。前者简单方便,但经济价值低,扩大了坡脚面积,同时大量填土。对比分析表明,考虑该断面的地形条件,采用阶梯开挖法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3.3 采空区路基处理
        (1)开挖回填:在混凝土施工开始时,必须对路基以上的边坡采取适当的处理。实际的处理方法是通过相应的开挖回填。
        (2)充填:通过对空壳内部进行充填,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减少特定地表沉降造成的破坏。因此,在我们进行实际施工时,应充分利用水和砂进行相应的填筑施工,从而极大地丰富路基,显著提高其相应的稳定性。在开采深度较低的地区,可以进行相应的覆岩分离充填,从而在特定地形内部施工过程中大大提高边坡的相关稳定性。
        (3)混凝土碎石技术:在特定区域内沉降程度低、规模小的路基中,可以采取土石混凝土结合的方法。在我们实施这项措施之前,我们要求完成场地的路基用砂砾破坏。具体的砾石标准要求颗粒的直径控制在20 ~ 30mm范围内。在完成特定的填充任务后,用相应的混凝土完成进一步的浇注施工。在浇筑时,应注意保证砂砾的程度,做好相关搅拌工作,确保最大程度的混凝土与砂砾能融入岩土中,从而大大提高边坡路基的稳定性。
3.4 防治效果及思路
        采用开挖步进法加固边坡,可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满足地基的安全性要求。同时,在边坡的防治和加固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边坡总体高度数据的确定应考虑到工程的地质条件,还应分析岩土变化情况,选择最佳的边坡值;其次为保证填方与原坡面紧密拟合,分层填方前应将原坡面切割成一定数量的内斜坡级,为后续填方压实提供良好条件;最后边坡的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的排水系统,考虑到地形条件合理安排的排水系统,您可以设置截水沟、盲沟和其他结构、地下水拦截发挥更好的作用,可以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使边坡不稳定和项目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4、结束语
        本文综合分析了影响公路路基失稳的因素,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方案。但实际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从写作的经验,必须结合具体的道路在该地区地质、植被、水文、地形等等许多实际因素,限制和掌握在进行具体的建设必须检查的实际数据,制定相关计划,全面统筹地区的许多因素相关分析和把握,做到心中有数。具体的公路养护环节会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使公路养护的目标实际上高于其标准,有效的养护我们的公路项目,积极促进国家公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骏生.公路工程路基边坡失稳现状和处理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8):59+61.
[2]代小平.公路工程路基边坡失稳现状和处理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20(05):73+75.
[3]张伟.公路工程路基边坡失稳现状和处理措施[J].交通世界,2020(09):20-2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