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晓荣
陕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 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摘要:热能与动力工程是我国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热能与电能之间的能量转换。火电发电是目前最常见的发电形式之一。热能和动力工程的先进程度直接影响电能的生产效率和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耗效果。因此,本文从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现状出发,分析了传统电能生产的弊端,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要点进行了详细的探索,希望能为相关单位提供工作参考。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节能降耗;应用
1、节能在热能和动力工程中的应用概述
这种节能环保技术主要通过力学与工程建筑,以及计算机等专业学科的发散性理论与技术知识。在电厂热能生产和运行中,应合理控制和优化能源,以提高能量转换的基本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损失。与此同时,火电工程在电厂内燃机等动力系统中得到有效应用,热能转化为动能的效率和效果逐渐提高,从而降低了能量损失。在电气应用中,经常会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对整个电气工程项目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频繁跳闸和停电现象容易造成安全问题,这也对居民用电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有关我国电力政策,高度重视传热和电力供应问题,加强分析和研究,对热能和电力工程采取特定措施的能力,提高整体发电能力,在发电过程中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并充分发挥火电工程的基础性作用,采取环保节能措施。
2、热能与动力工程中主要的能量损失类型分析
2.1 热能损失
在热能和电厂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热能,这种热能可以有效地转化并应用于其他实际生产中。也会有一定的能源消耗,导致资源的浪费。因此,热能消耗问题不仅会降低电厂运行的基本质量,也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理论分析,当设备超过相应的额定功率时,节流器会根据初始设定的基础数据完成相关设备的调节运行方式,控制运行负荷。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调节阀还经常发生安全故障,出现热损失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设备节能稳定运行的基本目标。
2.2 水分损失
在热能发电工程安装过程中,不仅存在降低热能消耗的问题,而且还存在水分流失的现象,这不利于实现节能降耗工作。水分损失问题主要包括蒸汽在整个蒸发膨胀过程中产生一些水滴。当水珠聚集时,会影响整个蒸汽操作系统。一旦蒸汽的移动速度太高,它也会加速水滴的聚集速度。因此,两者在相同距离内的长移动时间会有很大差异,导致水分流失的问题。当大量水滴聚集时,也会形成一定数量的水滴,从而降低水分运行速度的稳定性,造成热损失现象。
3、传统电能生产的缺点
3.1 创新问题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市场因素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和生产影响不大。因此,大多数电力企业普遍不重视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在需要升级的时候,直接引进技术、工艺和生产设备。从某种角度来看,直接引进技术确实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企业本身不需要投入技术研发,可以专注于电力能源生产和电网运行。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技术引进的方式上存在着一些弊端。大多数电力企业没有对引进的技术进行升级、消化、吸收,没有实现自主创新。技术管理的“采用”性突出,我国电力生产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差。
3.2 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矛盾
目前,我国更加重视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研究,鼓励科研机构和电力企业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节能降耗控制问题进行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节能降耗的控制效果在热能和电力工程,但由于新技术和传统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过程中,这两个不能从根本上兼容,所以新技术的实际价值远低于预期的高度。新技术的出现是实现电力生产改革的关键。电力企业应以辩证的眼光看待新技术与传统技术之间的矛盾,从而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扫清障碍,扩大新技术的推广范围,实现规模效益。
4、热能与动力工程在节能降耗中的应用
4.1 选择调频方案
从某种意义上说,能量的转换是一种密切相关的关系,具体是指热能与动能之间的能量转换。前者提高了后者的合理化,而动能显著提高了热能的转化率。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应以与电力生产的相互融合为基础,并应尽量控制功率损耗。在实践中,用电系统不是固定的,只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和外部干预的存在,用电负荷也会发生变化,因此电网频率也处于变化状态。因此,频率调制方案的选择和应用不仅可以加强热能与动力工程,以确保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同时也可以根据并行操作单元来调整他们的动态性能,提高电力系统负载电阻的能力之外,以确保整个电网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电力企业需要从热能和电力工程的应用出发,始终坚持节能降耗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收集数据,分析各种调频方案的实用价值;并根据各时间段的电力负荷情况选择相应的调频方案,从而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一步追求环境效益。
4.2 注意部署选择和运行条件变化
配置选择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热能和动力工程的生产效率,同时优化发电环节,保证发电的稳定性。在实践中,电力企业需要保证冷凝装置的性能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条件,否则会对使用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通常的做法是安装辅助装置,以确保热能和动力工程的实际效率能达到标准。其次,电力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工况安排和工况变化来调整汽轮机的工作负荷,以保证汽轮机的工作负荷能够保持在理想的范围内,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汽轮机的运行效率。
4.3 利用重热现象
汽轮机热重现象在汽轮机运行中并不少见,它本质上是一种机组损失控制模式。出现重热现象可以有效提高机组的整体运行效率。从技术原理上看,合理利用重热现象可以促进热回收效率的提高,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差异,难以可靠地保证热损失的吸收效果。因此,电力企业需要从自身生产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工作,通过调整基本阀门、解决热问题、调节温度等方式,保证热工设备的稳定运行。
4.4 解决调压损失
在实践中,电力企业往往通过调整电压来提高机组运行稳定性,以保证机组在高负荷运行环境下的稳定运行,从而保证电力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益。在此过程中,电力企业应高度重视电压调节限值的控制。当电压调节不足时,机组设备的运行负荷会比较高。此阶段无需调整滑动压力,否则会导致设备负荷过大或功率下降。调压损失问题本质上不属于人工操作错误的范畴,也不是设备故障,主要是由设备与系统的兼容性问题引起的。如果能合理解决调压损失问题,不仅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而且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实际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5、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各界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热能和动力工程节能降耗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提高电力生产效率,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电力企业要重视热能与动力工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冯鹏.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59.
[2]王旭.浅谈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应用[J].低碳世界,2020,10(06):49-50.
[3]崔座铭.浅谈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运用[J].中外企业家,2020(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