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办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7月20期   作者:王溦铄1 张靖2
[导读] 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了畜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王溦铄1   张靖2
        澄城县畜牧发展中心1  陕西省渭南市  715200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  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摘要: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了畜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对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畜产品进入流通市场前,需要通过质量安全检测,确保畜产品的质量能够达标。目前我国构建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畜产品质量有所保障,然而部分地区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必须增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落实,提高其准确性。
        关键词: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准确性;
        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准确性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食品安全法》等规章制度,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工作落实。必须深入探讨畜产品安全检测站的检测结果,检测样品必须全面多样,并且做好饲料、兽药等各类投入品的检测,从而优化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保证消费者食品安全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1、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概述
        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主要核心就是产品质量的管控。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主要利用了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以及数理统计手段来完成控制分析,主要的控制对象是畜产品的实验室质量,把分析误差有效的控制在允许的标准范围中,确保所得分析结果的精密性与正确性,并且确保分析的数据处于给定水平范围当中。就现阶段我国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而言,主要就是围绕着基层地区畜产品情况来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能够全面检测。此外,还需要确保实验室中畜产品的质量控制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根据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相关文件与规章制度,明确质量标准与目标等内容,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健全质量控制的过程当中必须确保产品检测结果具备可追溯性和可控性[[]]。
2、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难点
        2.1区域欠缺平衡性
        现阶段我国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中,部分地区建设了专门的专业检测机构,然而部分基层地区并未建设专门的检测机构,主要依靠市级检测机构与基层兽医站来完成相关工作,无法确保检测工作的可靠性与全面性。基层兽医站的基础设施不够健全,无法确保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各个地区畜产品的检测欠缺平衡性,直接影响到市场内畜产品质量安全,并且无法确保相关规定的有效落实,影响到消费的安全性[[]]。
        2.2检测工作存在局限性
        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开展除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时,主要内容是围绕瘦肉精以及药物的残留等情况展开检测,整体的监测方案不够全面且详细,因此很难及时有效的找出畜产品当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影响到后续处理工作的有序展开。部分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在畜产品的采样以及送检等环节中,由于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因此导致工作效果极低。
        2.3漏检率较高
        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过程中,有关部门或者机构主要是利用抽样检测方式来处理,无法进行所有畜产品的科学检测,因此经常性的出现漏检问题,因此直接影响到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可靠性。如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规范以及工作要求进行,欠缺零散环节的科学管理,很难确保各项工作的全面展开。


3、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办法
        3.1运用标准物质检测
        必须采取有证标准的物质相应认定值的指标,这个指标是相对真值,量值传递能够给测定结果奠定安全与可靠性的基础条件。基层地区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当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利用质量分析技术来继续拧判断,分析系统当中的各个误差,从而优化畜产品样品的质量控制结果,客观的评价系统误差以及测定结果的整体准确性。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当中,质量监督人员必须按照既定程序来分析样品的形式,同时给项目的具体承检人传达相应的检测任务,确保和样品检测之间同步展开,完成检测之后需要及时上报所得检测结果。除此之外,为提高除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建立健全基层检测机构,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引进现代化的先进检测仪器设备,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工作质量以及效率。并且根据检测机构发展需求,建立完善的组织保障机制,进一步的强化工作的效果[[]]。
        3.2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属于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同样也是检验工作的关键。在抽样检验的时候选择的畜产品样品需要具备一定的代表性,确保检验数据可以整体的概括检测结果,从而提供正确的检测结论。与此同时,畜产品类型不同,便需要选择不同的抽样方案,同样抽样的依据和抽样内容等都存在不同之处,其中抽样内容包括数量、地点、检样备样数量、封存以及运输方式等因素。抽样检验的样品必须具备唯一性的标识和状态标识,需要避免标识出现相互混淆情况。抽样时必须按照国际要求,结合畜产品特点来正确的抽检样品。
        3.3实验误差的科学校正
        组织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时候,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法,根据仪器设备、环境条件以及技术人员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展开深入且多层次的分析研究。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中,必须合理的分析或者尽可能地避免客观误差,采取正确的检测方法来消除掉系统误差。一般情况下,对于系统误差的相应分析结果影响待遇固定性,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误差降到最低。现阶段,用于矫正实验系统误差的方法分为两种;其一为空白实验,以此来消除试剂和器皿内由于杂质所造成的误差。不添加任何的试样展开试样分析,测定相应的误差问题,空白试验获得的结果数值视为是空白值,由试样测定值当中扣除掉空白值,便能够获得相对准确的检测分析结果。还有就是对比试验,在组成和待测试样相近原则的基础上,利用准确性的标准化样品来进行对照试验,随后对比对照试验所得检测测定结果和标准样品的实际已知含量,便可以得到对比值也就是校正系数。
        3.4试验数据的科学处理
        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试验数据的最终计算结果所具备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成效。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相关的检验人员必须认真的进行每一步的操作,并且正确信息的记录以及处理相关检验数据。其中需要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检测相关的信息以及数据,确保能够全面的完整描述整个检测操作内容,而处理检测数据时,必须按照检测的相关标准要求来修订测定值,一般情况下是根据《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当中的规定来修约。一般情况,原始记录的内容主要分为样品名称、规格、数量、检验项目以及检验依据,还有检验设备的名称、编号、检验方法的标准号、检验环境温度、湿度与样品状态,还需要详细的记录仪器谱图、计算公式以及计算结果等各个部分的数据信息。
结束语
        综上所述,考虑到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还存在一定问题,制约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健全科学检测方案,运用科学的检测方法来提高工作有效性,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引进现代化先进设备技术,提高工作成效,进一步的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吴建宇. 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方法探究[J]. 饲料博览, 2020, 333(01):97-97.
[2]杨美兰,  罗旋,  吕琼芬.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的问题和措施[J]. 畜禽业, 2020, 031(005):41-42.
[3]李俊红. 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难点及应对方法[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 000(005):96-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