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创新思维 冯淑萍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冯淑萍
[导读] 摘要: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对园林景观要求不断提高。
        山东青华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省潍坊市  261000
        摘要: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对园林景观要求不断提高。风景园林规划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其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要对城市的整体风貌、城市特色、人口数量、交通、绿化等综合衡量与考察,从而打造出生态、社会以及经济相协调的城市园林建设。同时风景园林规划也代表着城市建设的设计水平,彰显了城市建设的魅力,文章探究了风景园林设计中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进而打造更加文明和环保的风景园林,构建宜居城市。
        关键词:风景园林;问题;对策;原则
        引言
        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区特点进行分析,从而结合风景园林设计与整体的城市发展、气候环境特征。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其气候特征为十分寒冷,植被的选择和园林景貌等方面差别大,自身的人文文化和区域特点十分明显。因此,在该地区的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融入沈阳地区的区域特征,体现城市景观的独特设计。
        1风景园林设计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风景园林设计规划过程中,为确保实现良好的预期效益,相关设计规划人员应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视觉效果和功能统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风景园林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缩影,其不仅要具有视觉方面的冲击,更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实用功能。②建筑风格协调一致。当前很多园林景观设计者和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园林景观和建筑不协调。因此,应注重景观和周围建筑的一致性,确保建筑和园林景观和谐相融。③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一些外来文化理念会对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有很多园林设计者热衷于运用工业化元素进行设计表达,虽然一定程度上能与国际文化接轨,能受到国外人士的理解和赞赏,但是一味地迎合外来文化的设计方式不可取,会致使园林景观失去地方特色,难以与当地环境相融合。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必须要注重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呈现当地的文化气息,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这样更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欢迎。
        2风景园林设计和规划的策略
        2.1使用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技术
        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技术对风景园林的设计效果具有直接的关系,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使用新的设计思路以及手法,增强风景园林艺术性的同时,还要保证风景园林建设施工的经济价值。比如,设计人员可以通过使用CAD制图或者VR仿真技术、3D虚拟技术等,先将园林中的植物、假山、河流或者走廊等进行设计,呈现出整体的效果,然后分析每一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者不足,通过不断地更新与完善,让设计效果最大化。比如:在植物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通过3D虚拟技术,先对每种植物的位置、高低以及不同季节的色彩进行预先设计,分析每种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变化情况,然后结合整个风景园林的特色,选择最佳的植物类型,保证植物能够与周围的景物和建筑相匹配,同时还要展现出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层次感,对不同的苗木进行合理的安排,让风景园林能够达到美学艺术与生态艺术的相统一。
        2.2趋于功能化与复杂化的园林设计
        未来城市风景园林的设计,需要朝着功能化、复杂化不断发展,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转变设计思路、创新设计理念、提高设计能力,探索设计方法。以某省份的医院周围的风景园林设计为例,主要目标是打造疗养花园的形式,这就需要在常规的园林设计过程中,兼具景观的疗养康复功能,保证其清新和幽静的环境,也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功能因素。如为了保证病人的活动空间和范围,就需要建设一部分体育运动和锻炼的空间。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注重道路的宽度、坡度、植物种植高度的控制,从而减少对弱势群体造成的不便。花园需要便于维护,实现功能化和艺术性相协调的园林景观设计,从而保证设计师进行大胆的艺术创新,多方面分析,实现功能的实用性、独特的风格、形式的完善,保证展现出自身的风景园林特点。
        2.3因地制宜,依托区域地理特征
        现在多数城市风景园林在规划设计时往往过多地考虑设计感,模仿和追求现代化科学感的现象突出,盲目追求新颖,多数设计人员成为设计的“搬运者”,并未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未关注当地群众的实际需求,这样的园林设计建设极易失败。对于风景园林的布局和规划来说,相关设计者应具备专业的理论指导思想,要符合行业的统一标准,但同时也要避免抄袭雷同的情况,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注重依托当地的区域地理特征,充分考虑植物的气候条件适应性等方面要求,以保证绿色植物的存活率,从而真正将园林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确保园林建设成果,突显地域特色。例如,国家大学科技园,在植物设计上春夏秋冬4个季节选用了不同的开花植物和常绿乔木。夏季采用紫薇、合欢等开花植物,辅以黄金槐等彩叶树种;冬季雪松、白皮松等常绿树种,辅以蜡梅等开花植物,整个游园季相分明、四季有花、四季常绿,打造出充满活力、贴近自然的园林景观。
        2.4结合文化特征进行设计
        目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千篇一律,许多城市的风景园林设计都有着许多的相似性,这是因为设计人员在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仅仅是设计方法和设计元素的简单的堆叠,没有进行更为深层次的文化和人文特征的融入,也就使相关设计工作缺乏特征。因此,在当下更具特色的设计工作中,需要整理传统的设计思路,深层次挖掘设计区域内部的文化特征,紧密结合风景园林的风格样式与文化等。每个地区都有着自身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独特印迹和历史的内涵,这些民俗、历史故事、文化特点等都是文化瑰宝,也是当地人们的重要文化特征和内涵,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时,需要充分融入文化元素,展现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如在园林景观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融合当地的民居建筑特色,在江浙地区的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可以更多地融入小巧流水的设计,符合城市整体的发展特点;在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则可以充分融入科技元素,展现出城市发展的快速性和先进性,体现出发展的时代感,使人们充分感觉城市发展的力量。总之,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不仅是机械的设计原理和设计元素的堆砌,而是需要将整体的发展特性和发展中融入文化内涵,增强园林景观的观赏效果,发挥其作用,促进城市发展。
        结语
        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绿色园林的设计与建设成为了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的生态面貌,营造了良好的城市氛围,展现了城市的人文景观以及生态景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因此,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与时俱进,借助新的设计理念以及方法,彰显风景园林的魅力。风景园林的设计人员必须要遵循统一性原则、生态性原则以及人文性原则的相关内容,不断地学习,积极创新,让风景园林在城市中的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颜富.分析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1):63-64.
        [2]徐盼.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9,(18):127-128.
        [3]孟祥伟.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及其方法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5):207-208.
        [4]王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创新思维[J].低碳世界,2016(8):17-18.
        [5]冯雯.浅谈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