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阿依姆古丽•扎克尔
[导读] 摘要:玉米相信大家都较为熟知,该农作物种植范围相对较广,在各个地区都有种植,不仅可以作为粗粮供人类食用,还可作为饲料饲养动物,在粮食产物中占有尤为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喀拉塔勒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843014
        摘要:玉米相信大家都较为熟知,该农作物种植范围相对较广,在各个地区都有种植,不仅可以作为粗粮供人类食用,还可作为饲料饲养动物,在粮食产物中占有尤为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其栽培与管理技术是玉米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本篇文章则针对玉米的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并全面介绍了玉米的田间管理工作,从而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种植建议,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便利的条件。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
        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正在逐渐提高,对于饮食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家不再追求大鱼大肉,而是较为倾向饮食平衡,对一些粗粮也较为重视,对玉米的需求也逐渐增大。在人们的餐桌上,几乎玉米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粗粮产物,那么,在这种发展的大背景下,玉米的质量也应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力度研究玉米的栽培技术,使玉米在增加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质量,以此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要想以实现玉米高产、高质为目的,玉米后期的田间管理管理工作就必不可少,因为这是实现优质玉米的重要途径,另外,这也是保障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玉米整地与选种
        1.1平整土地
        因为种植玉米的地区大不相同,因此,其种植人员应根据不同的种植区域,进行土地的平整工作。像是一些东北地区,需要将土地全面翻耕后,再进行玉米的播种工作;而在一些淮北地区,对地面简单处理就可直接耕种,无需做大面积的翻耕工作。
        1.2科学选种
        玉米在选种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四项原则。第一,应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定,选择本地的标准品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玉米产量和品质的要求。第二,应以选择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为主,只有这样的玉米品种才可以有效减少病害和虫害的产生[1]。第三,在选择玉米品种时,还应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学会因地制宜。在一些低洼易涝的地区,应以玉米的早熟品种为主;而在一些地势较高土壤肥力好的地区,应以玉米熟期长的品种为主。第四,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应以粮、饲兼用品种为主,这样的品种可以使玉米达到理想的品质和产量。由此可知,玉米选种是多样化的,必须要与当地的土壤情况相结合,还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因素,使玉米品种与当地的环境相补充,更利于玉米的后期生长。
        二、适时播种与施肥
        2.1播种
        玉米的播种时间应结合当地的土地温度进行,当土地温稳定在六摄氏度左右即可进行播种。一般情况下,播种的深度在三厘米为宜,其玉米的行距应在63厘米左右,株距应在29厘米左右。
        2.2施肥
        如果种植玉米的土地肥力较差,则可联合利用基肥和施肥,而机肥的用量应在每667平方米的土地上,使用80斤肥料左右。到了玉米苗期的时候,应将底肥一次性施入,可选用条施的方法,距玉米根部八厘米左右即可,从而防止肥料烧伤玉米苗,最后盖上土壤。另外,玉米的追肥工作应在其拔节期进行,施肥的用量应严格按照玉米的生长情况和施肥规定进行。


        三、玉米的田间管理
        3.1苗期管理
        该时期是确保玉米质量的重要阶段,因此,一定要做好苗期的管理工作。其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填补漏苗。待玉米出苗后,其工作人员应及时检查,如发现缺苗现象,应立即补苗,该工作最好在玉米长出三片叶子之前完成,当补苗完成后,一定要给玉米施水和施肥一次。第二,去苗定苗。为了保障玉米的正常生长,要将多余的幼苗去除,因为这些多余幼苗会和主苗争抢肥料,从而影响主苗的生长,该工作在玉米出奇四片叶子左右就可进行。而定苗工作,应以生长情况良好粗壮的幼苗为主。第三,追肥中耕。在玉米定苗后,应结合玉米的生长情况,确定蹲苗工作,蹲苗应以肥、湿、晚苗为主,完成该工作后,就要进行玉米的中耕和施肥工作。第四,虫害防治。玉米在苗期最容易受到虫害的影响,该时期最常见的虫害有地老虎等,因此,在玉米播种前,应采用适量的辛硫磷酯油,兑水进行拌种处理,这可有效防止虫害的发生[2]。
        3.2穗期管理
        该时期是保障玉米粒饱满的重要时期。首先,玉米到大喇叭口时期,就需要结合中耕工作进行施肥,每两株玉米之间挖出直径3.4厘米,深度7.9厘米的穴,并将肥料放在里面,最后盖上土壤。其次,该时期的玉米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如有天气干旱的情况,应及时进行灌溉工作,使土壤的湿度维持适宜标准。最后,应做好该时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该时期的病害以大小斑病为主,可采用适量的多菌灵进行喷洒,每周一次;而虫害则以玉米螟虫为主,可采用杀虫灯防治,在田地中每200米放置一个杀虫灯,灯最底部应和地面保持1.5米的距离。
        3.3花粒期管理
        该时期需要保障玉米的根叶健康,延长玉米叶的生长时间,从而实现玉米的增重目的。其主要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理施肥。应根据玉米的长势进行施肥工作,对于一些生长情况较好的玉米,可以不进行追肥工作,以免出现反作用;而对于一些生长情况较差的玉米,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肥。
        第二,玉米灌溉。该阶段玉米的湿度需要维持在规定水平,如天气较为干旱,水量供不应求时,就应及时进行玉米的灌溉工作。第三,去雄处理。玉米到了去雄时期就应进行去雄工作,每隔一行去一行,每隔一株去株,使整块田地的去雄范围占到一半。第四,人工辅助授粉。如果玉米到了盛花时期,遇到较为复杂的天气,就会影响玉米的授粉效果,因此,可选择平日上午进行人工授粉,这样有利于玉米的健康生长[3]。授粉时应将采摘的新鲜花粉,涂抹于玉米的雌穗花丝上。第五,虫鼠防治。玉米一旦进入花粒期。就应做好虫鼠的防治工作,该时期主要害虫是蚜虫,可选用适量的乐果溶液,对玉米株进行喷雾,而在防治老鼠时,可选用敌鼠钠盐进行。
        四、结束语
        由此可知,玉米的健康生长,不仅离不开良好种植技术的支持,也离不开后期的田间管理工作,因此,做好这两项工作尤为重要。所以,种植人员应精心呵护玉米的生长期,不可放过每一时期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增加玉米产量的基础上,提高玉米品质。
        参考文献:
        [1]李峰.浅析玉米种植高产施肥的技术要点[J].农家科技:中旬刊,2020,000(003):P.57-57.
        [2]朱晓艳.浅析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家科技旬刊,2018,000(006):79.
        [3]王玉玲.浅析玉米种植的管理技术与强化措施[J].新农业,2020,No.918(09):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