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特战分队敌后行动后装保障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刘志鹏
[导读]
        31677部队保障部装备管理处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特种行动事关全局,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战略级决策、战役级指挥、战术级行动”。信息化战争中的敌后特种行动将在更加广泛的战场空间、快速频繁的敌后机动、物资经费的高投入与高消耗的背景下展开实施,充分而可靠的敌后后装保障,对夺取特种行动的胜利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小分队敌后特种行动后装保障工作规律,努力提高敌后后装保障水平。
        一、特战分队敌后行动后装保障的重要性
        具体说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后装保障关系到行动成败,深入敌后执行任务不确定性极大,时间长短、位置变换、敌情变化、环境突变等都可能对最后完成任务与否产生重大影响,敌后后装保障正是为了有效应对上述问题;二是后装保障关系到官兵生死,通俗来讲吃不上饭、打光了弹,即使有心杀贼也无力回天,在某种程度上敌后后装保障能不能跟上,就决定了官兵能不能存活;三是后装保障关系到精神强弱,担负敌后任务的官兵长期处于敌占区,受敌情威胁大,精神压力极大,常常处于崩溃的边缘,必须有顽强的意志、强大的精神、坚定的信念,而精神的强大来自于物质基础的有力支撑,来自于持续不断的后装保障;四是后装保障关系到进程快慢,面对不断变化的敌情、环境,尽管进入任务地域前做了充分准备,但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导致关键装备、弹药、器材补给必须及时送达,以确保每一个阶段任务的完成,否则将迟滞整个敌后行动进程的发展。
        二、特战分队敌后行动后装保障力量编成
        这里首先要明确的是,敌后特种行动在参战力量上不可能整旅大规模使用,一般是以特种行动连或者小队甚至是狙击小组为行动单元,因此后装保障涉及两级保障力量。
        (一)营连本级保障力量
        名义上由营卫生所、勤务分队编成,连部、各小队分别编配救护兵1名,实际上每名特战队员都既是战斗人员又是保障人员,强调野战生存,突出给养自足、卫生自救、装备自修。
        (二)军旅上级保障力量
        即特种行动基地所辖野战救护所、野战抢修所、运输分队和综合物资库,由军旅保障力量编成,突出直升机、高机动力量敌后抢救抢修、持续自保和科学调度。
        三、特战分队敌后特种行动后装保障组织与实施
        敌后特种行动一般划分为五个阶段,故后装保障也按照五个阶段针对性组织与实施。
        (一)行动准备阶段
        通过充分的准备确保进入敌后行动的顺利,主要包括四项工作:武器装备弹药选配、给养药品补充分发、新配物资熟悉使用、身体检查下达医嘱。
        1.武器弹药器材选配。按照品种配套、数量适当、布局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任务分队应根据任务性质选择最有效的武器,并携带必需的选配武器,依据行动标准配齐各类弹药;分工携带有关器材,包括指挥通信器材,观察器材,照相、摄像器材,侦(窃)听器材,雷达器材,攀登器材,排雷破网器材,爆破纵火器材,核生化防护服或器材,伪装材料,地图、指北针、打火机等野外生存工具等。
        2.给养药品补充分发。根据任务持续时间补充单兵食品、饮用水,一般应不少于2日份,补齐被装、睡袋或单兵帐篷等;由于可能发生的伤情、伤类复杂多样,应当详细了解任务区域内的环境、气候、疫情,准备好充足的药品和拟定有效的救护措施;搜集、提供任务区可能就地取材的物资名称、位置、简单加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3.新配物资熟悉使用。考虑到任务的复杂多变,可能临时新配部分未使用过的武器、装备、器材、工具、弹药、药品等,应当提供简洁明了的说明书,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使用演示,讲清注意事项。
        4.身体检查下达医嘱。敌后行动环境复杂危险,任务分队个人身体素质要求高。组织好卫勤保障,对降低战斗减员、保持任务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执行任务之前,应当组织一次专门、快速的体检,并针对每个人的身体情况提出注意事项,对身体条件不能满足要求的参战人员应当提出替换建议。
        (二)战场机动阶段
        此阶段可采取伞降、机降、船运、乘车等各种投送手段,将特种行动力量送达徒步潜入位置。


        1.伞降。在上级支援下实施,主要是做好登机(空降)位置、时间,起飞波次及注意事项的协调、掌握及传达,并严密组织叠伞、登机、装载、跳伞工作。
        2.机降。在上级支援下实施,主要是做好登机(机降)位置、时间,起飞波次及注意事项的协调、掌握及传达,并严密组织登机、装载、机降工作。
        3.船运。在上级支援下实施,主要是做好登船(入水)位置、时间,航渡波次及注意事项的协调、掌握及传达,并严密组织登船、装载、潜渡工作。
        4.乘车。乘坐自身配备的突击车、运输车或民用车辆,做好隐蔽行进、抵前下车工作,注意路线选择、灯火管制、噪音控制、无线电静默。
        此外,可于该阶段同步在敌前沿建立抵前补给点,便于为进入敌后战斗人员进行应急补充。
        (三)渗透破袭阶段
        此阶段极其强调高度的隐蔽性,后装保障基本依托特战连、小队或小组自身,只在非上级支援不能完成任务的极特殊条件下才依托上级进行保障,主要采用以下4种方法:
        1.现地筹措,自我保障。控制物资消耗,依据客观环境条件,预估判断各类物资消耗情况,及时调整给养、药材等物资消耗使用,确保各类物资储备充足,满足需求。进行野战生存,依托山林河流、稻田谷底,充分利用各类动、植物和水源进行野战生存,维持体力、保持战力。战时缴获物资,结合行动行动,充分利用夺控、破袭、歼敌等时机,缴获敌人各类物资,用于自我保障。
        2.空中投送,垂直保障。敌后行动独立性强,同时存在地理障碍、通信障碍、敌情障碍和社情障碍,空中投送、垂直补给是最为有效直接的手段。后装保障可以与友邻力量协同,依赖空运手段实施空中投送,可以采取有伞投送、无伞投送和直升机机降的方法补给。在满足敌情威胁小、距离潜伏地域近、便于夜间引导等条件下,特种部队在敌后行动过程中预先选定较为空旷、安全且便于引导投送补给的地点开辟补给点。
        3.建立依托,定点保障。依托敌后宽阔地域,依靠体系保障力量和内部策应人员,预置所需物资装备,隐蔽设置临时定点补给站,组织伤员收容救治、物资弹药补充等保障工作,为行动力量提供保障补充。补给预置点可以是在敌占区力量空虚的区域(与内部策应人员提前协同设置),也可以是我对敌进行海上封锁且毗邻任务区域的舰船(与友邻提前协同设置),特战队员要提前掌握有关补给时间位置、拟定行进路线、明确对接方式,还要视情适时进行临机通联。
        4.化妆潜入,分散保障。依据行动任务部队需求,灵活编配保障力量,采取分散派出、隐蔽进入方式,通过不同路径、途径潜入,分批次、分拨次对任务分队进行关键物资补给保障,增强物资投送的隐蔽性,降低特战分队暴露的可能性。此方法类似于我军上甘岭战役为坑道行动官兵进行关键物资的补充,例如突发情况必需的特种器材、药品等小件物品,主要依靠化妆渗透、隐蔽进入敌占区,通过预先定好的暗号、接头方式进行补充。需要强调的是,这类潜入保障任务实际上是由有敌占区工作经验的国家安全部门特工担任,以确保前送人员隐蔽安全进入,关键物资有效及时送达。
        (四)夺控要点阶段
        此阶段各个分散的小股渗透力量已经整编为攻坚夺要的建制连队,此时由于目标过大已无需隐蔽企图也难以隐蔽企图,后装保障模式可视情依托上级进行保障,主要采用以下3种方法:
        1.区分重点,集中保障。对实现特种行动企图起关键性作用、担负主要行动任务的人员和小组,在夺控要点、阻击增援、袭扰破坏、引导打击等关键环节,依托上级后装保障力量随后续任务接力部队前出,抵前进行集中式补给,确保行动力量物资齐备,满足行动需求。
        2.适时跟进,伴随保障。通过配备伴随保障队的方式,增设医疗、给养等保障人员,及时补充所需各类物资,临机进行装备器材检修、伤员救治等工作,确保行动力量各类物资时刻处于满编配齐状态,便于行动人员实施具有一定规模的分散夺控行动,可以参考1976年7月3日以色列特种部队夺控恩德培机场营救人质的“霹雳”行动。
        3.越级送达,直接保障。在现行保障力量难以满足需求时,依托战略、战役保障力量,采取不计代价、直接送达方式,在实施夺控行动前最后环节为行动力量进行直接性物资补充和保障力量增援,组织伤员后送,人员撤退转移和物资补充等工作。
        (五)战斗转换阶段
        此阶段应当及时组织人员装备撤回或转移,依托上级保障力量派出分群进驻已夺控地域,建立前进保障基地,对参战力量进行饱和式补充,组织人员休整、装备检修,以备再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